网友建议江夏吞并洪山!武汉行政区划能否重新调整一下?
网友建议江夏吞并洪山!武汉行政区划能否重新调整一下?
近日,有武汉网友建议江夏吞并洪山,引发热议。事实上,关于武汉行政区划调整的讨论一直存在。从蔡甸与汉阳合并到光谷设区,再到汉口、汉阳、汉川等地合并直辖,这些提议背后反映了武汉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然而,区划调整并非简单的加减法,需要综合考虑教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调整建议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前段时间不是写了篇有关蔡甸改名的文章嘛,里面提到蔡甸和汉阳历史同源,不论怎么改什么名都会和汉阳扯不清,于是有网友留言说蔡甸应该和汉阳重合才有出路,还有网友建议蔡甸合并到汉阳区里面,并列出了几个理由。
本以为大家只是对蔡甸和汉阳之间的行政区划调整感兴趣,没想到评论区还有人建议江夏吞洪山,说洪山区目前已经被蚕食的没什么地方了,不如和江夏北部合并算了。
还有网友说为什么光谷不设区,甚至有网友建议汉口合并汉阳、汉川、黄陂、黄冈等地直辖,武昌、江夏、鄂州等地成立新省会武昌市!
好家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区划调整的建议,而是直接建议把武汉拆分了,然后从地级市和直辖市的角度来进行区划调整!只能说网友脑洞大,敢想!
不过话说回来,网友之所以对武汉行政区划调整有这么多建议,确实是因为从1987年鄂州市华容区左岭镇划归洪山区后,武汉的行政区便再没有调整过,而其他城市不仅进行过区划调整,甚至还吞并周边地区进行扩容。
另外由于武汉功能区和行政区之间各种插花重合,不仅出现了很多三不管地带,还严重限制了各区乃至武汉整体的经济发展。
因此,如果武汉能够像网友说的那样重新进行一次区划调整,小面积的合并,大面积的拆分,那么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因为武汉区划调整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城乡不统一,行政壁垒难打破
首先,武汉的郊区和市区存在很明显的割裂,比如教育不统一,社保不统一,最低工资标准不统一,甚至连公交系以及水务系统都不统一,盲目的合并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
就拿教育来说,目前汉阳和洪山采用的是武汉市中心城区教育体系,普高线比郊区高,而江夏和蔡甸采用的是各自的教育体系,普高线较低。
一旦城区和郊区合并了,那么教育体系肯定是按城区的来,这会导致江夏蔡甸一些农村地区的孩子不仅需要比以前更高的分才能读高中,一些学校名额也会被城区的中等生抢占。而洪山区和汉阳区一些优质高中也会有部分名额被蔡甸和江夏的尖子生抢占。
在武汉没能实现城乡完全统一之前,盲目合并城区和郊区会存在很多民生问题,损害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
经济水平不同,统筹发展困难
看到这,肯定有网友会说,那城区和城区合并,郊区和郊区合并不就行了,不就不存在城区体制和郊区体制不一致的问题嘛?
理论上同一体制合并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各区发展不一样,经济实力不一样,合并后财政支出是个大问题,统筹发展如果没有协调好,会存在拉低原区经济效益的问题。
比如网友所说的把汉口三区合并成一个区。虽然三区合并后能够使汉口做大做强,但是目前相较于江汉和江岸,硚口地区的经济是比较差的。一旦合并,江岸和江汉的财政可能就需要用挪一部分来支持硚口地区的改造。
如果硚口地区改造得好,肯定能促进大汉口地区更加繁华,但如果硚口地区改造不好,或者没能达到预期的发展效果,那么很可能会拖垮江汉和江岸。这种合并,其实并不利于武汉的发展。
文化不一致,不利于传承
除了上面两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化传承的问题。虽然武汉是一个整体,但是有些区与区之间存在很大的文化隔阂,贸然地合并或者拆分,并不利于本区的文化传承,甚至会出现文化断层的情况。
比如黄陂和东西湖,虽然东西湖以前有部分地方是黄陂划过去的,但是随着多年的发展,东西湖文化和黄陂文化完全不一样,方言也不一样。
有些在盘龙城买房的外地人总是在论坛里叫嚣着把盘龙城划给东西湖或者是江岸,这就是要将黄陂盘龙城的千年文化拱手让人,从文化传承来看,这是要让黄陂的历史直接大打折扣,百万黄陂人是不会同意的。
而黄陂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因区划调整导致文化断层的情况。比如黄陂黎元洪文化,虽然黄陂一直宣扬黎元洪是黄陂的人,但依旧免不了陷入被人质疑黎元洪老家是孝感大悟的尴尬,因为黎元洪的老家所在地在建国前从黄陂划给了大悟。
而现如今江夏也确实缺少一个像黄陂木兰文化那样可以助力乡镇文旅发展甚至连片发展的文化名片,这对江夏来说,不也是一种遗憾吗?
综上,虽然进行区划调整能整个资源联合发展,但是由于武汉城郊不一、各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加上各区之间有文化间隔,盲目合并或者拆分一些区,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效果。
区划调整不是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需要多方位考虑,既要保障各区人民的利益,也要保障各区之间的经济能够平稳增长,还要做好调整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预警,这可比改名的成本大多了。
也许未来有一天为了更好的发展,武汉还是会进行区划调整的。但是目前,在武汉没能解决城郊不一的情况下,在武汉经济没有强大到能够均衡发展的情况,保持现状协同发展,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