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跟血筛查:爸妈必知的救命细节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爸妈必知的救命细节
宝宝出生后,医生会建议进行一项重要的检查——足跟血筛查。这项看似简单的检查,却关系到宝宝的健康成长。那么,什么是足跟血筛查?它为什么如此重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足跟血筛查?
足跟血筛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采集新生儿足跟的血液样本,来检测宝宝是否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这项检查通常在宝宝出生后48小时到7天内进行,是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道安检”。
筛查哪些疾病?
目前,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主要包括15种疾病: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
- 苯丙酮尿症(PKU)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
-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NICCD)
-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CADD)
- 丙酸血症(PA)
- 异戊酸血症(IVA)
- 戊二酸血症-Ⅰ型(GA-Ⅰ)
- 枫糖尿病(MSUD)
-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
- 瓜氨酸血症Ⅰ型(CITⅠ)
-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Ⅰ型(HCYⅠ)
这些疾病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缺陷,甚至危及生命。
为什么选择48小时后采血?
选择在宝宝出生48小时后采血,主要有两个原因:
避开生理性的促甲状腺激素上升期:宝宝出生后,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会有一个生理性的上升过程,如果过早采血,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确保充分哺乳:苯丙酮尿症的筛查需要宝宝充分哺乳,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真实案例:筛查如何改变命运?
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曾有一位出生仅七天的婴儿被确诊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KU)。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对宝宝的智力发育、精神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幸运的是,通过足跟血筛查,医生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经过系统的治疗和管理,这位宝宝现在已经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足跟血筛查的重要性和及时治疗的意义。
家长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
采血时间:出生后48小时到7天内,最迟不超过20天。
充分哺乳:采血前要确保宝宝充分哺乳,至少6次以上。
采血过程:医生会在宝宝足跟内侧或外侧缘采血,采集5个血斑。采血过程很快,宝宝可能会有短暂的不适,但很快就会恢复。
结果解读:筛查结果通常在几个月后以短信形式通知家长。如果接到复查通知,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特殊情况: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正在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采血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遵医嘱。
足跟血筛查是宝宝人生中的第一道健康检查,虽然过程简单,但意义重大。它能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让宝宝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获得最好的保护。作为父母,了解并配合这项检查,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