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疲马的嘶鸣表达深深惋惜和不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疲马的嘶鸣表达深深惋惜和不舍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9309273_121793050/?pvid=000115_3w_a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写作手法,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之情。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疲马的嘶鸣表达深深惋惜和不舍

==============================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刘禹锡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对于刘禹锡的《秋日送客至潜水驿》,以下是对其值得注意的细节或主题的探讨:

注意值得细节

  1. 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
  • 诗的首联“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周围的环境,候吏站在水边,农家连着竹林中的小溪,营造出一种清新怡人的田园风光。

  • 颔联“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祥和,枫林里传来社日祭神的鼓声,茅屋里响起中午时分的鸡啼,这些声音和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农村安居图。

  1. 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 颈联“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喜鹊在秋熟的庄稼地里鸣叫,蝴蝶在秋草垅上翩翩飞舞,这些动态的元素与周围的静谧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田野的宁静与生机。

  • 尾联“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则以疲马的嘶鸣作为动态的收尾,与前文的静态描写相呼应,形成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1. 意象的精心选择:
  • 诗中的意象如“枫林”、“茅屋”、“鹊噪”、“蝶飞”等,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这些意象的选择不仅描绘了季节的特征,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 “疲马再三嘶”中的“疲马”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疲马的嘶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主题探讨

  1. 借景抒情:
  • 全诗紧紧围绕潜水驿,写其周围村庄、田野秋天社日的风光景色,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之情。

  •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使得全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1. 依依惜别:
  • 诗中的送别场景和氛围都充满了依依惜别的情感。从候吏的站立迎接,到田家的竹林小溪,再到枫林社鼓和茅屋鸡鸣,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留恋。

  • 尾联的疲马嘶鸣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疲马的嘶鸣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深惋惜和不舍。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写作手法,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选择和主题探讨也体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刻人生感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