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白泽神兽,究竟有何神秘之处?
传说中的白泽神兽,究竟有何神秘之处?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种神秘的神兽,它不仅出现在众多古籍记载中,还拥有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白泽的传说,以及它在当代文化中的影响。
关于白泽的一些古籍记载
《山海经》中关于白泽的记载,“东望山有兽,名曰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幽远则至”,意味着只有当君王具有高尚品德,能够明察秋毫、洞察幽远之事时,白泽才会出现,它的出现象征着能辟除人间一切邪气,是德行高尚的统治者治世的吉祥物。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三才图会》记载,白泽浑身雪白,有着狮子般的身姿,头生两角,长着山羊胡子,还有翅膀,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它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的法术。《云笈七签》道家经典,记载白泽是一种通灵的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也就是说它会说人话,还能通晓万物的道理。《抱朴子内篇·极言》:东晋葛洪所著,其中提到白泽能够“通晓鬼神之事,明辨吉凶”。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关于白泽的神话故事
黄帝与白泽:相传说黄帝巡游至东海之滨,得到了一只神兽白泽。这只神兽能够说人话,知晓天下万物的情况,也了解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以及驱除它们的法术。黄帝便向白泽请教天下鬼神之事,白泽将世上一切鬼神精魅的情况授予黄帝。黄帝下令将白泽所言编撰成图书,即传说中的《白泽图》,其中记录着驱除甚至消灭世间一切为害精魅的方法。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大禹与白泽:据说在上古时期,白泽的祖先曾跟随大禹治水,游历各国,见识了各种怪物。大禹治水成功后,初代白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一部图鉴,记载了天下万妖万灵的图像、名字、形貌和驱除的方术,名为《白泽图》。从大禹时期开始,白泽就被当作驱鬼的神兽和祥瑞来供奉。当时《白泽图》一书十分流行,几乎人手一册。书中记录了各种神怪的名字、模样和驱除的办法,并配有神怪的图画,人们一旦遇到怪物,就会依据图中所记加以查找。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在禅宗语录中,也有“家有白泽图,妖怪自消除”的说法。后来天下妖魅精怪对《白泽图》深恶痛绝,想方设法加以销毁,这本奇书因而慢慢在人间失传。同时,曾经遍布天下的白泽一族也由于妖魅的报复而死亡殆尽,剩余的白泽全体躲入位于深山岩穴深处的琅嬛福地。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钟馗坐骑白泽: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邪的神,而白泽作为知晓天下鬼怪的神兽,与钟馗一起降妖除魔。在一些传说中,白泽被描绘为一只老虎,头上有两只角,会说人言。钟馗平日就骑虎出巡捉鬼,而白泽也被认为是捉鬼的高手。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白泽助帝王:曾有一位帝王,虽心怀天下,但国家却灾祸不断,民不聊生。一晚,帝王梦中得见白泽,白泽告知帝王,乃朝中奸佞与恶煞勾结所致。帝王醒来,依白泽所言彻查,果然揪出奸臣,国家也逐渐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此后,帝王将白泽视为护国神兽,倍加尊崇。
白泽在影视剧的形象
电影《山海经:再见怪兽》:主角昆仑医师“白泽”是一只瑞兽,其形象被创作团队还原为“龙首绿发带角”。电视剧《大梦归离》:古力娜扎饰演的初代白泽神女造型惊艳。剧中设定当年白泽神女和大妖负责管控世间万物,他们两人在相处过程中相爱。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神兽白泽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白泽作为古老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代表着人们对神秘力量和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想象。它的存在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图片源自网络
在精神层面,白泽象征着智慧、祥瑞和辟邪。这反映了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消除邪恶、灾祸的期望。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白泽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可以给予人们心理上的慰藉和鼓舞,增强社会的精神韧性。
在艺术创作领域,白泽的形象常常出现在文学、绘画、影视等作品中。这些创作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创作者和观众之间提供了交流和共鸣的空间,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总的来说,神兽白泽虽然是神话中的存在,但在文化、精神和艺术等方面与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