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206660.aspx
在消费过程中,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 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 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
- 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 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 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 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 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 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 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 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
- 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
- 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
- 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 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
- 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
- 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 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消费者网购时应注意保留的证据
- 经营者的基本信息,如电商平台提供的卖家信息、电子营业执照,尽可能通过聊天工具获取卖家的真实身份、地址等信息
- 反映交易形成的证据,如网上商品介绍网页、网上交易(订单)记录、聊天记录、票据、发货单、快递单等
- 反映欺诈或损害存在的证据,如收到的实物照片、对比照片、检验鉴定结论、聊天记录、损失清单等
热门推荐
青岛医保报销流程大简化:住院减材料,出院一次结
冬日濮院古镇:美食民俗四日游完全攻略
2024年青岛医保新变化:门诊报销提至80%,生育补助增近七成
97岁奶奶的长寿秘诀获哈佛研究证实:少吃多动降低30%早死风险
103岁老人身体如60岁,院士揭示其长寿奥秘
高熵材料:清洁能源革命的新引擎
首个国际清洁能源日:可再生能源如何改变世界?
阴阳双修:现代都市里的修身密码
海浪声与白噪音:揭秘自然声音的治愈力量
《修真图》揭秘:道家阴阳双修的奥秘
海浪声引发大脑α波,阳光沙滩成自然疗愈胜地
营养师教你打造健康公司团圆饭
中国高铁禁烟VS日本高铁吸烟室:安全与需求的权衡
哈密自驾游新线路:东疆最美景观打卡
冬游新疆:吐鲁番与哈密的冬日奇遇
新疆东疆地区旅游攻略:火焰山、葡萄沟等必去景点详解
汽车将后排座椅放倒当床睡,算不算违章?交警给出答案
汽车改装排量:合法之路、风险并行与理性选择
“马其修”爆红背后:一个名字的文化密码
成都10条减负措施出台,家长如何配合?
一文读懂加密货币投资:12种策略适用人群与风险提示
AI赋能区块链提速增效,智能合约革新服务模式
智能化采购管理系统:优化流程,精准控制成本
鹤峰南村:古茶道、满堂音里的乡村振兴之路
胶州260年古银杏树见证村庄变迁,成村民精神寄托
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大关,特朗普当选助推价格创新高
从万人厂到破产清算:深圳万威折射传统外贸转型阵痛
深圳外贸再创历史新高,前11月进出口总额超4万亿元
深圳进出口破4万亿元,民营科创双引擎发力
狮子与鬣狗:草原上的宿敌与平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