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7884702_121123766

会理,这座位于四川省最南端的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作为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重镇,会理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是中国石榴之乡,也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卫城。

如果说雍容华贵的丽江是古城中的大家闺秀,那质朴无华的会理便是古城里的小家碧玉。游览会理古城,由北至南,从檐牙高啄的拱极楼走到雕梁画栋的凌霄楼是绝佳选择。虽然只有短短几百米,却是“城中有异景,巷里藏乾坤”。

晨光中的会理古城一片静谧,仿佛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清晨和黄昏,凌霄楼上的晨钟暮鼓准时响起。凌霄楼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至乾隆二十一年续修完成,加入故宫角楼设计的“五星抱月”,楼顶更是中国西南独一无二的存在,引得无数古建筑爱好者流连忘返。与凌霄楼遥相呼应的是建于明初的北门拱极楼,均为会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古城以凌霄楼为界,形成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的四街三关二十三巷棋盘式格局。街上的店铺,均为一楼一底的木板楼房,青瓦屋面,蓝砖棕木,简约古朴。街巷内大量的明清建筑、会馆、民居、古宅、四合院,讲述着会理最古老的故事,传承着会理古城历史文化。

位于古城北面入口处的拱极楼坐落在古城墙上,现存城墙在元代以前是土墙,到了明朝洪武年间以石块包砌,造就了独特的“元骨明风”风格,全国罕有。走过窄窄的通道,拾级而上,布满一砖一瓦的苔藓,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登上城楼,豁然开朗,极目远眺,蓝天衬青瓦,黛峰拥古城。午后,叫上一碗盖碗茶,悠闲地沐浴在会理暖阳下,沉浸在古筝的韵律中,不知不觉间“醉”在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干峙曾这样说道:“在会理城里随意闲逛,那些古老的大院、巷子时时刻刻包围着你,冷不防你就会撞见一个个刻满岁月痕迹的古老历史遗存,然后忍不住想要去了解它、触摸它,随时随地都可以牵出一个故事、一则传说、一段佳话。”

北门城楼旁的科甲巷,因走出许多进士和举人而得名。走进科甲巷的胡家大院,“一门三进士”的故事萦绕耳畔;明清时期的民居院落也呈现在眼前:大门、枕石、屋檐、瓦当……无一不流淌着明清时代的风韵,可浏览、可触摸。

在这些街道和巷子中,有古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17万平方米,民居院落一般为一至三进,也有“四合五天井”“三重堂”“一正两厢带跨院”“三厢一照壁”等形式。其中“三厢一照壁”,宽出檐、双檐下层抱厦,具有明显的云南民居的布局和造型特征。民居院落多为砖木结构,有半檐式、全檐式、抱厦式。民居院落建筑的格扇、门檐木雕花饰精美。门墙基座多有砖雕,内容丰富、工艺绝伦,是会理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

会理古城处处飘着浓厚的翰墨书香。位于会中巷内的金江书院,始建于乾隆十六年,现存讲堂、荟英堂和厢房。讲堂系歇山顶抬梁木结构,堂前有须弥座廊台。会理还有纪念中国文字创造者仓颉的祠庙仓圣宫,堪称中国“汉字祖庭”,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会理古城一西一东、一古一今有两座桥,全木结构的文化桥和上下两层的濯缨桥,两座桥都是风雨廊桥。站在桥上,或远望群山叠翠,或近看溪流绿野,心情舒畅。县城东边的濯缨桥,东连绿地广场,游人如织、鸟语花香,西临滨河大道垂柳依依、楼房林立,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中,行至其中,让人恍如画中游。河栏上的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郭沫若等古今名人书画作品,为古城会理增添不少文化气息。

会理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古城区内有以柏树、古榕、流苏、黄连、银杏等珍稀名贵树种为主的名木古树100余株,还有90余眼沿用至今的古井,都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载体。

这样美丽独特的会理古城,曾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2011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古城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此后,会理逐步为人所知,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乘着古城游兴起的东风,近年来,会理市将文旅发展作为加快会理全域致富奔康的首位带动工程,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推进“旅游+”融合,推动非遗、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让特色文旅资源变优。2022年12月30日,会理首条高速公路——德会高速建成通车,进一步提升会理对外开放水平。2023年,会理坚持“施巧劲做活文化旅游大文章”,围绕“一核两片三带八点”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1+1+4+20+N”文旅产业布局,加快文旅项目带动,持续推动投资超400亿元的文旅康养度假区建设,努力把会理建成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典范、乡村振兴的标杆。

穿会理古城而游,一如岁月停留,人与时光和解。乡愁、故土、古韵,都在这一幅亦浓亦淡的水墨画卷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