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里的成语故事,你get了吗?
《琅琊榜》里的成语故事,你get了吗?
《琅琊榜》是一部2015年首播的中国历史权谋剧,由孔笙、李雪执导,胡歌、刘涛、王凯等主演。该剧以南北朝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梅长苏(胡歌饰)凭借超凡智慧和坚定信念,辅佐靖王(王凯饰)平反冤案、扶持明君的故事。剧中巧妙地融入了众多成语典故,展现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成语典故与历史智慧
1. 画蛇添足
在剧中,梅长苏多次运用“画蛇添足”的策略来迷惑敌人。例如,在营救卫峥的过程中,他故意制造混乱,让敌人误以为有更多人参与行动,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最终成功救出卫峥。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一个人在酒后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的故事。梅长苏正是利用敌人的这种心理,成功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2. 釜底抽薪
在与谢玉的斗争中,梅长苏采用了“釜底抽薪”的策略,从根本上瓦解敌人的势力。他通过揭露谢玉的罪行,使其失去朝廷的支持,最终将其势力连根拔起。这个成语出自《晋书·温峤传》,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梅长苏的这一策略,展现了他对权谋斗争的深刻理解。
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与夏江的对决中,梅长苏充分运用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他通过收集情报,掌握了夏江的弱点和计划,最终成功将其击败。这个成语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强调了解敌人和自己的重要性。梅长苏的这一策略,展现了他对军事智慧的深刻理解。
4. 以德报怨
在对待靖王的态度上,梅长苏体现了“以德报怨”的精神。尽管靖王曾因误解而背叛他,但梅长苏依然选择原谅,并继续支持靖王。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宪问》,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梅长苏的这一行为,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义的坚守。
文化内涵与现实启示
《琅琊榜》通过这些成语典故,展现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部权谋剧,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友情、忠诚与道义的作品。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美德。
对当代观众而言,《琅琊榜》提供了诸多启示。它告诉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运用智慧,又要坚守道义,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正如梅长苏所说:“既然活下来了,就不能白白地活着。”这句话,或许正是该剧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