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秦基伟诞辰110周年:临泽保卫战的英雄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秦基伟诞辰110周年:临泽保卫战的英雄传奇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8A06E8N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5A028NG00
3.
https://www.sohu.com/a/840226330_122157682
4.
https://m.163.com/dy/article_cambrian/JMBBOKG205566QJA.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A6%E5%9F%BA%E4%BC%9F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6%8A%97%E6%97%A5%E6%88%98%E4%BA%89
7.
http://taihangsummit.com/e283a2c076/
8.
http://www.yuansudz.com/xuexi/29568.html
9.
http://miss81.com/jlq_man_view.aspx?id=6158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A%8C%E6%AC%A1%E5%9B%BD%E5%85%B1%E5%86%85%E6%88%98

1937年1月,甘肃临泽县城外,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正在上演。红军西路军总部后勤部门驻守的这座小城,正面临着青海军阀马步芳部近万人的围攻。而此时,城内仅有130余人的警卫连具备实战经验,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达数十倍之差。

在这危急时刻,时任西路军总部侦察科长的秦基伟临危受命,担任守城总指挥。这位年仅23岁的年轻指挥员,即将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01

临危受命

1937年1月21日,马步芳部以五个团的兵力(约1万人)开始攻打临泽县城。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秦基伟迅速整合城内所有力量。他将所有人员不分男女、不分干部战士,全部按照战斗需要编成班、排、连。男同志负责坚守城墙,女同志则负责做饭、看护伤员、捡石头作为武器。警卫连的三个排被分别部署在容易被突破的城门楼,一个排作为机动部队直接由秦基伟指挥。

02

英勇抵抗

战斗在西北大漠的严寒中展开。零下30度的低温下,红军战士们在秦基伟的指挥下,利用城墙和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等有限资源,顽强抵抗敌人的猛烈进攻。

  • 第一天:敌人用山炮轰开城墙缺口并发起冲锋,红军以手榴弹等武器击退攻势。
  • 第二天:敌军继续猛攻,双方伤亡惨重,红军弹药逐渐耗尽。
  • 第三天:敌军改变战术,从北面干渠发动更猛烈攻击。秦基伟灵活调整部署,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但西关城楼最终失守,形势危急。
03

智勇双全

在这场战斗中,秦基伟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他不仅在战前动员会上亮明“宁可战死,决不投降”的决心,更在实战中展现出灵活的指挥艺术。他善于利用地形和有限资源,合理调配兵力,特别是在敌军改变战术时,能够迅速调整部署,有效遏制了敌人的进攻。

在弹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秦基伟指挥战士们用石头、木棒等原始武器继续战斗,展现了红军战士们顽强的战斗意志。最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秦基伟率领部队成功撤离临泽,留下部分兵力牵制敌人,确保主力安全转移。

04

历史意义

临泽保卫战虽然最终未能守住县城,但这场战斗的意义重大:

  • 成功掩护了西路军总部和后勤部门的转移,保护了宝贵的物资和人员
  • 展现了红军战士在极端不利条件下的英勇战斗精神
  • 秦基伟在这场战斗中的出色指挥,为他后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中的辉煌战绩奠定了基础
05

军旅生涯

临泽保卫战只是秦基伟戎马生涯中的一场战斗。这位从湖北黄安走出的农家子弟,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在抗日战争中,他历任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司令员、晋冀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 解放战争时期,他出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等职
  • 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15军参加上甘岭战役,坚守40余天,击退美军攻势
  •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北京军区政委、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等职
  •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024年11月16日,是秦基伟将军诞辰110周年。回望他的一生,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到共和国上将,从临泽保卫战到上甘岭战役,秦基伟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