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真的能护心?专家揭秘
太极拳真的能护心?专家揭秘
最新研究发现,太极拳在降压效果上竟然超过了传统有氧运动!这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的研究显示,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太极拳不仅降压效果更好,还能帮助更多人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太极拳:心血管健康的“守护者”
太极拳,这项源自中国的传统武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2024年3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的一项研究,再次为太极拳的功效提供了有力证据。
研究团队招募了342名平均年龄49岁的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慢跑、爬楼梯、快走和骑自行车),另一组练习24式杨氏太极拳。两组的运动频率均为每周4次,每次1小时。经过12个月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
- 太极拳组的收缩压平均降低了7.01毫米汞柱,而有氧运动组仅降低了4.61毫米汞柱
- 太极拳组中有21.8%的参与者血压降至理想区间,而有氧运动组这一比例仅为15.6%
- 太极拳组发展为高血压的患者数量也更少
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太极拳的降压效果,还揭示了其背后的原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健解释说,太极拳通过调整呼吸吐纳,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舒缓紧张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同时,它还能有效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进一步帮助降压。
太极拳的多重健康益处
除了降压效果显著外,太极拳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远不止于此:
改善心脏功能:太极拳是一种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非常适合心脏康复。它能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脏效率。
提高身体平衡性:研究表明,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一年后,跌倒风险可降低43%。这对于预防老年人骨折、减少伤残至关重要。
缓解心理压力:太极拳强调“心静体松”,通过调整呼吸和专注力,能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易于普及推广:与许多运动项目不同,太极拳对场地和人员限制较小,非常适合在社区和家庭中推广。
如何正确练习太极拳
想要通过太极拳获得心血管健康的好处,正确的练习方法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套路: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从24式简化太极拳开始。这个版本动作简单易学,但效果同样显著。
掌握核心要领:
- 心静体松:练习时要将大脑放空,排除杂念,让全身关节、肌肉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
- 圆活连贯:在动作转换过程中要做到平顺、连贯。
- 虚实分明:注意身体重心的转移,保持平衡。
- 呼吸自然:呼吸要自然匀细、徐徐吞吐,与动作自然配合。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最初练习时,需要熟悉呼吸节奏和脚步动作,扎稳“下盘”,打完一套可能需要5
6分钟。动作熟练后,要注意将细节做到位,适当延长时间至10分钟,保证每次练习打足3套,用时达到半小时,每周练习37天。注意事项:
- 冬天到室外练习时切勿穿得太少,尤其要注意腿部保暖。
- 春、夏、秋季可在公园、花园等空气清新、温湿度适中、土地平整坚实的地方练习,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上午9
10点、下午35点为宜。 - 夏天易出汗,练习时少量多次补水,结束后不要立刻冲凉。
- 冬季最好在室内练习。
太极拳 vs 其他运动
与常见的有氧运动相比,太极拳具有独特的优势:
安全性更高: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对关节冲击小,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身心兼修:除了身体锻炼,太极拳还强调心理调适,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适用范围广:无论是高血压前期患者,还是心脏病康复者,甚至是健康人群,都能从太极拳中获益。
易于坚持:太极拳动作优美,音乐舒缓,更容易让人坚持下去。
结语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太极拳这一传统武术正展现出其独特的现代价值。它不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身心调适的方法。对于想要保护心脏健康的人来说,太极拳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不妨从今天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感受太极拳带来的身心愉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