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游乐场设计的秘密武器
儿童心理健康,游乐场设计的秘密武器
游乐场不仅是孩子们的欢乐城堡,更是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科学合理的游乐场设计,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娱乐体验,还能有效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儿童视角:游乐场设计的新思路
在游乐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一米高度”视角。这个概念提醒我们,儿童的视角和需求需要被重视。当城市为了儿童而设计、而建设时,便不仅仅是在搭建游乐设施,更是在塑造一种未来的可能性——一种让孩子们觉得被关注、被尊重的城市氛围。
研究表明,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玩耍,可以促进其认知、情感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因此,游乐场设计不仅要考虑设施的安全性,更要创造一个能让孩子们自由探索、释放天性的空间。
设计原则:以儿童心理学为指导
1. 安全性:首要考虑因素
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是极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在儿童游乐场地场地改造设计中必须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儿童游戏活动场地的选址应避免车行道的干扰,远离环境杂乱、人员复杂及流动性大的公共活动场地,同时和周边场地要密切联系,避免视觉死角,减少车辆、犯罪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同时,在场地改造过程中注意场地细部设计及游戏器械的安全性,加强管理和维护,避免出现钉子和螺栓等对儿童造成的意外伤害。
2. 适龄性: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活动需求:
- 1-3岁:需要开阔安全的活动场地,地面要柔软,活动设施伴随着肢体成长活动。
- 3-5岁:儿童互动性增多,需要单独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如跷跷板)。
- 5-10岁:独立性增强,需要更多的发展新互动性活动。
3. 趣味性:激发探索欲
儿童游乐场地设计要将安全性,造型、空间感等作为设计的主要因素。需要特别注意的由尺度感、色彩、铺装、植物等其他细节方面。全部设施要本着安全第一,以培养和锻炼儿童的体质与冒险精神为目的。游乐器具断头处理圆润、棱角光滑,结构稳定,尺度适宜,并应提供多种游戏器械供儿童选择,实现游戏难易程度的分级,让孩子们随着年龄和能力的增长而依次使用。
4. 自然性:让儿童亲近自然
充分发掘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儿童在与父母他人交流的同时与自然对话,感受空气、土地、植物等等,融于自然,让孩童在对外界的感觉感应和领悟中自我体验,在生命与自然的感知中自我成长。
实践案例:从理论到现实
以秀洲区的儿童游乐场建设为例,该区成功打造了12个温馨的儿童娱乐场所。这些场所不仅考虑了儿童的安全需求,还注重了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蓬莱公园的滑梯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的身体尺度,同时设置了家长看护区,方便家长随时关注孩子的情况。
在具体设计要素方面,秀洲区的儿童游乐场充分考虑了道路、铺装、游戏设施、地形、边界和种植设计等多个方面。例如,在道路设计上,外部道路简短直接,方便儿童快速进入活动区域;内部道路则增添了趣味性,方便使用儿童汽车、滑板等器材。在游戏设施方面,全部设施都经过安全处理,断头处理圆润、棱角光滑,结构稳定,尺度适宜。
结语:科学设计助力儿童心理健康
游乐场设计不仅是简单的设施搭建,更是一门融合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问。科学合理的游乐场设计,不仅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更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发展能力、培养社交技能。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既安全又充满探索机会的游乐环境,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