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9月降息,全球经济何去何从?
美联储9月降息,全球经济何去何从?
美联储计划在9月份开启降息周期,预计年内降息1-2次,下调幅度为25-50个基点。这一举措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影响。美国降息将导致美元流动性增加,短期内可能利好世界经济,但中长期可能带来金融市场波动、通胀加剧以及新兴经济体债务风险等问题。此外,降息是否能有效化解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仍有待观察。对于中国而言,美联储降息可能在汇率、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美联储降息的背景和预期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将于9月17日至18日召开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此次会议上开启降息周期。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截至9月21日,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65%,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达35%。
美联储此次考虑降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通胀持续下行:尽管美国通胀在过去一年有所缓解,但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最新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增长2.6%,而第一季度增长3.4%。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第二季度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增长2.9%,而上一季度增长3.7%。当前通胀水平仍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
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所放缓。此外,消费者支出增速与去年相比也已放缓,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疲软和收入增长放缓趋势。
劳动力市场疲软:虽然美国失业率仍处于历史低位,但劳动力市场已出现放缓迹象。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18.7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2.5万人。
美联储降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降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借款成本:降息会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例如,信用卡利率会随着美联储降息而下降,使用浮动利率贷款的小企业也将节省利息支付。
促进经济增长:降息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增长。根据历史经验,降息通常会在6-16个月后开始显现效果。米尔顿·弗里德曼曾将美联储的政策变化比喻为“你现在打开的水龙头,要到6个月、9个月、12个月、16个月后才开始运行”。
提振房地产市场:降息会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刺激住房需求。根据房地美数据,30年抵押贷款平均利率已经从5月初的7.22%下降到6.20%。受此影响,7月美国成屋和新屋销售时隔5个月后再度回暖,成屋销售5个月来首次正增长,具有领先性的新屋销售7月也环比增长10%。
刺激企业投资:降息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企业设备投资。目前,美国企业设备投资处于较低水平,增长空间较大。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经通胀调整后,2019年底以来该项投资只增长了5.3%,而同期整个GDP增长了9.4%。
影响资产价格:降息会推高股票等资产价格,产生财富效应。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降息后,标普500指数通常会有良好表现。例如,在1995年开始的降息周期中,标普500指数表现良好。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长期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以美元结算石油及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交易。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本币币值不稳或在国际市场缺乏信任度,只能依赖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和对外支付的工具。在此背景下,美元的供求关系与全球资本流动紧密相关。
美元流动性增加:美联储降息后,美元流动性增加,短期内利好世界经济。资本往往加速流动以寻求更高回报,全球范围内资本的快速流入流出,将加大市场价格波动和投资风险。同时,降息还会使美元资产相对吸引力下降,导致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波动。
金融市场波动:降息后,资本往往加速流动以寻求更高回报,全球范围内资本的快速流入流出,将加大市场价格波动和投资风险。同时,降息还会使美元资产相对吸引力下降,导致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波动。
通胀压力上升:增加的美元流动性通常意味着货币供应量增加,这可能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范围通胀压力上升。同时,全球贸易成本也会受到影响。美元走软时,全球贸易中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国形成压力。
新兴经济体债务风险:美联储降息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通胀预期上升。如果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也随之增大,那么央行可能会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胀,这将对债市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债券收益率上升、价格下跌。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股流动性改善:美联储降息可能改善A股的流动性。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降息后,A股的宏观和微观流动性通常会得到改善,有助于A股上行。但A股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基本面情况。
债券收益率下行:美联储降息可能促使全球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中国债市也可能受到影响。当全球市场利率水平降低时,中国债券的相对吸引力增加,吸引资金流入,进而可能导致国内债券收益率下行。
人民币升值压力: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走弱,相对而言人民币会面临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中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对于中国的进口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但升值也可能会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房地产市场提振:美联储降息可能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降息会增加全球资本的流动性,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人民币资产。此外,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预期成为现实,资本流动性加大,房地产一向是资产保值增值的“蓄水池”,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提振。
历史案例的启示
回顾历史上的美联储降息周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例如,在2001年1月(互联网泡沫后)、2002年11月(经济复苏放缓)、2007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3月(新冠疫情)等降息50基点的案例中,市场表现都相当糟糕。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McElligott在最新报告中写道:
当听到人们说“嗯,50个基点是在告诉市场,美联储认为经济有一个大问题,这可能导致避险情绪的爆发”,我的想法是,在这种充满怪异元素的周期中,没有什么是正常的(前所未有的货币和财政干预,市场过度反应和不足反应,伴随着剧烈的转向和制度转变,造成了动量冲击)。
事实上,我们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经历了11次美联储加息,包括多次75个基点的大幅加息……所以,在政策逆转时做出相应类型的举措应该是可以预期的,不是吗?
野村研究了所有先前降息50基点的案例,并筛选了美联储降息前一个月和降息后几个月的市场回报。以下是他们的发现:
在利率决议出炉前的30天,标普500指数平均下跌1%,其中生活必需品类是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平均上涨0.8%,而科技类股则是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下跌2.6%。
小盘股罗素2000指数平均下跌了1.7%,能源股、工业股和贵金属的表现也不好。价值股的表现优于成长股,收益率曲线呈牛市趋势。
降息50基点的三个月后,标普500指数基本没有变化(除了2007 年、2001年和1974年,当时标普500指数遭遇了重创)。相反,小盘股平均上涨了5.6%。科技股表现良好,价值股再次跑赢成长股,美元上涨,金属价格飙升,收益率曲线呈牛市陡峭化趋势。
然而,在当前这种非常规的经济周期中,野村预测可能不准确。毕竟,疫情爆发后,美国的衰退期间家庭净财富实现了首次增长,标普500指数的收益依然稳健,利润率在增长,就业市场也相对紧张。
出于以上和其他原因,摩根大通认为,投资者可能正在“探索未知领域”。他们还认为,与当今形势最相似的可能是1995年开始的降息周期,当时首次降息25个基点。
摩根大通指出,1995年的降息周期有两大背景:
实际GDP增长率为2.7%,CPI为2.5%,失业率为5.7%。当年的非农新增就业数据只有两次低于10万,如果去掉那两次,非农就业数据平均每月为20.7万,而包括那两次数据后为17.9万。
M3货币供应增长迅速,这主要是因为有大量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基金(MMF),这些MMF的收益率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而缓慢调整。
美股对降息反应较为积极,标普500指数表现良好。
TS Lombard分析师Dario Perkins认为,1995年美国“软着陆”对今天的美联储是个好兆头。
Perkins在报告中写道,目前经济金融环境没有出现明显的失衡现象,降低了美联储落后于市场曲线时发生严重问题的风险。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更大幅度的降息措施以避免落后于市场曲线,如果美联储以更小的25基点降息,可能会在9月股市淡月引发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