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四项检查,揭秘健康隐患
肿瘤四项检查,揭秘健康隐患
肿瘤四项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四种特定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来辅助诊断和监测多种癌症的一种检查方法。这些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组织多肽抗原(TPA)。它们在肿瘤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一种由591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主要在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血清中的AFP含量很低,通常在0-25ng/mL之间。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含量会明显升高,因此它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血清AFP≥400μg/L时,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此外,AFP还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它不仅可以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还可以用于病情监测和复发预测。
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正常生理情况下在健康成年人的血浆中低水平表达,正常值≤5 ng/mL。CEA具有广谱性以及非常稳定的特点,因此在指导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疗效监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CE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尤其是肺腺癌和结直肠癌。然而,CEA的升高也可能由一些良性疾病引起,如酒精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等。因此,CEA单一指标不适用于普查和早期诊断,但对判断预后、监测疗效和复发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糖类抗原125(CA125)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常提示疾病复发或转移。然而,CA125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肺炎、结核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此外,CA125阳性率会随着肺癌分期进展而明显升高。因此,虽然CA125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但不能仅凭其结果就判断是否患有肿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组织多肽抗原(TPA)
TPA的分子量为17,000~43,000,由B1、B2和C三个亚基组成,其活性主要在B1。正常值为血清<120U/L。TP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检出率高,包括卵巢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睾丸肿瘤等。
然而,TPA的特异性较低,也可见于急性肝炎、胰腺炎等良性疾病。因此,TPA的升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综合判断。在恶性肿瘤患者中,TPA的持续增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而治疗后TPA再次升高则可能提示肿瘤复发。
注意事项
空腹要求:虽然部分资料提到无需严格空腹,但为了确保结果准确性,建议遵循医生指导,在检查前8小时内保持空腹状态。
饮食调整:检查前应避免高脂、油腻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并戒烟限酒。
其他准备: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结果解读: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同时,肿瘤标志物的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癌症的可能。
总之,化验肿瘤四项是一种简便且有效的初步筛查手段,尤其适合高危人群或有疑似症状的人群。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