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相约守护自然!国庆假期,南京市红山动物园线上科普吸引超80万人次观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相约守护自然!国庆假期,南京市红山动物园线上科普吸引超80万人次观看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DOIR9VU055040N3.html

2024年国庆期间,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科普活动。从10月1日至5日,动物园邀请了21位专家和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享生态环保知识,吸引了超过80万人次的关注和参与。此次活动不仅让游客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更通过一系列精彩的科普分享,激发了公众对自然保护的热情。

公民科学,邀请更多人观察野生动物

10月2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忠秋分享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公民科学项目。该项目旨在研究城市路杀现象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在2020至2021年间,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路杀生物调查小程序,吸引了数千名普通公众参与,收集了超过3000条数据。

这些数据揭示了南京地区每年约有57万只鸟类和兽类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的惊人事实。李忠秋教授表示:“我们诚邀您的加入,一起用科学的力量保护野生动物,从南京到全国,共同守护我们共享的家园。”

基于这些数据,研究人员提出了多项缓解城市路杀现象的策略,包括在新建区域规划时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热点、在路杀密集路段设置警示牌,以及在已建成道路上建造动物天桥等大型交叉结构。这些措施不仅能降低野生动物的死亡率,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谭羚迪则分享了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展的创新保护项目。他们通过季节性割除芦苇丛的方式,既保持了公园水质,又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这种兼顾人类活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模式,为城市公园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有“利”可图,扩大野生动物保护“朋友圈”

猫盟(重庆江北飞地猫盟生态科普保护中心)品牌筹款主管施奇静带来了关于华北豹保护的最新进展。作为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华北豹的数量正在稳步增长。在和顺县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猫盟开展的调查显示,目前在和顺—榆次约800平方公里的栖息地上,每年可监测到40只左右的成年豹个体和10—20只幼崽。10年间,至少有77只小豹子在和顺县出生。

然而,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华北豹也面临着栖息地不足、内部竞争加剧等问题。为此,保护工作者和当地村民共同发起了“豹乡田”项目。该项目通过种植火麻、苦荞、向日葵等作物,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农作物群落,并开发相关生态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野生动物保护行动者陈月龙则关注到了无斑雨蛙这一常见物种的生存状况。近年来,由于农药化肥的滥用和种植模式的转变,无斑雨蛙的数量急剧下降。这不仅是一个物种的消失,更是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预警信号。为此,红山动物园租下23亩农田,采用更友好的耕作方式,为无斑雨蛙及其他物种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

资源循环,日常消费也能保护生态

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RSPO)相关方参与经理刘晓介绍了可持续棕榈油的重要意义。据RSPO测算,经过可持续认证的棕榈油碳排放量相比传统棕榈油可减排35%左右。可持续棕榈油的核心在于不破坏原始森林、不污染环境,并保护野生动物和小农利益。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可持续棕榈油的认证行列,并在产品包装上标注认证标志。消费者的选择正在推动更多企业采取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从而为雨林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贡献力量。

新加坡万态野生动物世界副总裁助理余晋仲分享了该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园内建设的“万泰野生动物天桥”于2019年12月完工,成功连接了被车道隔离的两个热带雨林区域,已有80多种物种使用了这条生态通道。此外,园方还通过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员工自带水杯和饭盒,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

红山动物园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国庆期间,园内展示了新的生态环保品牌“森灵野集”,通过让园内动物担任野外同伴的形象大使,鼓励消费者选择可持续认证的产品,支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表示,现代动物园的使命已从传统的濒危物种基因库扩展到公众教育、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和救护等多个方面。动物园不仅要保护物种多样性,更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