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宝莉卡片热:孩子情商培养神器?
小马宝莉卡片热:孩子情商培养神器?
“你有‘稀有闪卡’吗?”“我们来交换卡片吧!”如果你最近走进小学校园,可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小马宝莉卡片游戏正在全国多地的中小学生中掀起热潮,成为孩子们新的社交“密码”。
从玩具到社交工具:卡片如何成为孩子的“社交密码”?
“小马宝莉”最初是美国玩具公司孩之宝推出的一款玩具,随着系列动画片的成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卡通IP。2020年,卡游动漫获得授权,推出小马宝莉系列卡牌,迅速在学生群体中走红。
在西南某小学担任班主任的杨老师发现,班上60名同学中,有十几人都在玩小马宝莉卡牌,有的学生甚至会在上课时偷偷玩。在殷女士看来,卡牌俨然成为孩子们的“社交密码”:在学校里,不玩小马宝莉卡牌的同学会被认为是“落伍”了;在同学群里,有的孩子会显摆自己的小马宝莉卡牌;在一些孩子眼中,有了好的卡牌,就等于有了好的人缘。
卡片游戏:社交能力的“训练场”?
小马宝莉卡片游戏为何如此受欢迎?这与它的玩法和设计密切相关。卡牌分为多个等级,从普通到稀有,每种卡牌都有其独特价值。孩子们通过抽卡、集卡、换卡,不仅满足了收集欲望,更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社交技巧。
五年级的小孟表示,同学之间会互相交换重复的卡片,还会在网上建立专门的“卖卡小屋”群聊,进行卡片交易。这种交换和交易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谈判技巧。
然而,这种集卡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有的孩子为了得到稀有卡片,不惜花费大量零用钱,甚至有小学生偷偷拿家里上千元去买卡。这种现象引发了家长和老师的担忧。
如何将卡片游戏变成情商培养工具?
面对小马宝莉卡片热潮,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们玩卡片不仅是出于兴趣,更是一种社交需要。家长应该理解这一点,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禁止。
设定合理规则: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玩卡片的规则,比如每天只能玩一定时间,每周只能买一次等,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培养多元兴趣:鼓励孩子参与更多元的活动,如体育运动、阅读等,避免过度沉迷于卡片游戏。
正确看待价值:教育孩子不要过分看重卡片的物质价值,而是要珍惜通过卡片游戏结识的朋友和获得的快乐。
小马宝莉卡片游戏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们的社交世界。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这种游戏,让它成为培养情商的工具,而不是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