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新突破: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癌症
核医学新突破: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癌症
近年来,放射性同位素在癌症治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2022年,美国FDA批准了首个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靶向放射性配体疗法——Pluvicto,用于治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放射性药物从一种小众的分子类型转变为主流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抗癌治疗的核心支柱之一。
创新疗法:放射性配体疗法
放射性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RLT)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癌症治疗方法。它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与特定的配体(如抗体或小分子)结合,形成放射性药物,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打击。
以177Lu-PSMA疗法为例,这是一种针对前列腺癌的创新治疗方案。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是理想的治疗靶点。177Lu是一种β射线发射体,具有适中的射程和能量,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当177Lu与PSMA配体结合后,形成的放射性药物可以精准定位并结合到PSMA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上,释放β射线杀伤肿瘤,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
FDA批准的新疗法:Pluvicto
2022年FDA批准的Pluvicto(镥[177Lu]vipivotidetetraaxetan)是放射性配体疗法的重要里程碑。该药物由诺华公司开发,用于治疗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在关键性III期VISION研究中,Pluvicto联合标准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5.3个月,显著优于单纯标准治疗组的11.3个月。这一突破性成果,使得放射性药物从一种小众的分子类型转变为主流肿瘤治疗手段。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active Drug Conjugates,RDCs)是当前放射性药物研发的热点。RDC的基本构造包括三部分:特异性靶向配体、连接子以及放射性核素。通过将具有高度肿瘤靶向性的配体与放射性核素通过连接子连接,RDC能够精准识别并富集于肿瘤细胞,然后利用核素释放的β或α粒子辐射,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实现对恶性肿瘤的高效杀伤。
RDC的优势在于其精准的靶向能力和高效的肿瘤杀伤效应,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害较小。此外,部分RDC药物还具备诊断与治疗双重功能,能够实现从诊断到治疗的无缝衔接,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靶向α治疗(TAT):锕-225的潜力
靶向α治疗(Targeted Alpha Therapy,TAT)是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锕-225(Ac-225)是一种具有前景的α发射同位素,当其与抗体或肽等靶向分子结合时,可以精准定位并粘附在癌细胞上,释放高能α粒子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有效杀灭肿瘤。
α粒子具有高能量和短射程的特点,能够在极小范围内释放大量能量,对癌细胞造成致命打击,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然而,由于其稀有性和生产过程中的挑战,锕-225的供应仍然十分有限,这是限制其在医学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未来展望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突破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放射性药物问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也将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