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哥斯拉,中国人喜欢奥特曼?
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哥斯拉,中国人喜欢奥特曼?
为什么美国人对哥斯拉情有独钟,而中国人则更偏爱奥特曼?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1954年哥斯拉在日本诞生,到2022年奥特曼玩具在中国市场份额首次超过迪士尼,这两个来自日本的怪兽形象在不同文化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本文将从电影史、文化象征和观众心理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哥斯拉与金刚:自然中心主义 vs 人类中心主义
虽然特效日益精进,怪兽电影带给观众的压迫感和恐惧感却在肉眼可见的消退。哥斯拉再凶再狠,打完怪也得回罗马斗兽场变成一只圈着尾巴睡觉的哈基米。就像在外酣战一场的猫主子,谁不想抱起来猛吸一口?建议义乌小商品大师赶快研发“哥斯拉同款斗兽场猫窝/狗窝”,不卖断货你打我。
另一边,金刚宝宝也遭遇了口腔问题,主动向人类求助拔去坏牙,换上了锃光瓦亮的钛合金牙。萌宠化拉近了泰坦巨兽与人类的距离,但也削弱了野性之美和原始气质。尤其当金刚骑在雪魔身上,还以为是斗战胜佛刚捡的坐骑嘞!
而抛开眼前种种细节,专业码字工的肌肉记忆就是要放在时代、地域大背景下看问题。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人迷恋哥斯拉,中国人更爱奥特曼?
美国人有多爱哥斯拉?自1954年哥斯拉在日本诞生(还是美国氢弹实验给吓出来的),当时就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是首次在全美上映的日本电影。此后美国人不光拍自己的哥斯拉,去年日本人拍的《哥斯拉-1.0》今年初在美国上映,还以5600万美元票房破了日片的北美票房纪录。
中国人有多爱奥特曼更不用多说了,哪个小孩不曾“相信光”呢?据奥特曼母公司2023年财报披露,2022年,奥特曼玩具在中国市场份额首次超过迪士尼。今年1月,做奥特曼卡牌的中国公司都在谋求港交所上市了。哥斯拉是什么?奥特曼打的怪兽吗?
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海洋文明的暴力冲动还是儒家文化的救世情怀?是北美老哥的巨物崇拜还是东亚群众的人类英雄?你要信神,还是信人。
水帘洞传奇
老实说,《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应该改名成《哥斯拉大战金刚2:水帘洞传奇》,编剧栏也该加上吴承恩的名字。因为金刚寻找family的剧情,实在是太像《西游记》。
故事开始,金刚就展现出足够忧郁的恋家气质。它反复找寻同类,好奇自己为什么无父无母无家族。打开金刚的网易云,会发现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在过去一年内单曲循环了1821次。“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
在地心世界的未知之处,金刚遇到了几只不怀好意的猿类和小马喽。马喽将金刚指到一块碧水潭中,计划让里面的蛟魔王干掉金刚,却不想金刚战力惊人,三下五除二将蛟魔王做成了鳗鱼饭。吃饭的时候,金刚丢了一块食物给马喽,马喽此时真正服了金刚。
马喽告诉金刚,自他去跟菩提老祖学艺后,来了个叫混世魔王的刀疤王。“腰广十围,身高三丈。手执一条白骨鞭,鞭刃多明亮。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这混世魔王尚有一样厉害法宝,名叫“雪尖刺”,用它可以控制一头喷冰射雪的精怪唤作“雪魔”。这混世魔王掳掠我等猢狲,替他的洞府搬石头做劳役,真真苦不堪言。
金刚闻言大怒,便去刀疤王处叫门:“God damn!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那刀疤魔王,长得颇像人界导演冯裤子,惯是个不好相与的。金刚与他力战十回,竟伤了半条胳膊。
此时人类正在地心世界求取真经,偶遇金刚赐它一只机械弥勒臂。“明晃晃,刀劈不坏。亮闪闪,火烧不黑。”金刚得了助力,本要再战刀疤王,却见正东方飞来一只大扑棱蛾子。原来是泰坦佛座下的魔斯拉菩萨,魔斯拉菩萨叫住金刚:“道友休要心急,吾有一计可除妖魔。”
原来,地表世界有个蜥蜴精叫哥斯拉的,因为偷吃了聚变佛的灯芯,颇有些道行,只苦于没有天庭编制。今哥斯拉正有意除魔,恰可与金刚联手。金刚闻言曰善,前往大雷音金字塔找哥斯拉。双方因误会大打一场,却也惺惺相惜,暗自佩服对方的实力。“好个惊天劈地的汉子,改日定要与他结拜则个!”
就这样,哥斯拉与金刚力战刀疤王和雪魔。双方你一个原子射线,我一个冰冻治疗,打得天昏地暗鬼神惊泣。马喽在关键时刻助金刚破了刀疤王的法宝,那雪魔原是受它辖制作恶。忽地得了自由,也对金刚和哥斯拉说:“好哥哥们,妹妹来助你!”
三英战刀疤,那混世魔终于被撕了个粉碎。正是:好金刚水帘洞除恶,媚雪魔金字塔证道。小马喽跪黄沙拜师,哥斯拉尼罗河逞威。
不得不说,动物性弱化后,巨兽之间的交流以及巨兽与人类的交流,像极了全球化视野下的多边论坛,哥斯拉和金刚这对基友也越来越像超级英雄。其实依硬糖君愚见,巨兽还是有点距离感好。都说演员不要参加太多综艺,丧失神秘感同时形成固定形象。对于巨兽也是一样一样的,和人类靠太近,当心下一部被收到精灵球里。
哥斯拉萌化史
据统计,《哥斯拉大战金刚2》里哥斯拉的出场时间为8分43秒,远低于《哥斯拉》的10分24秒、《哥斯拉大战金刚1》的11分11秒。“倒反天罡,猴子加戏”,哥斯拉全球后援会近期对资源咖金刚表示了严正抗议,不排除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当然,金刚方面虽然未做出正面回应,但粉丝已经指出两条不争的事实:
其一,金刚是猿类,相比哥斯拉这样的冷血爬行动物,更容易做出丰富表情。给哥斯拉再多戏份,也是缺乏细节的面瘫怪;其二,金刚早在1933年的大萧条时代就已经爬上帝国大厦,而哥斯拉晚到1954年才被制造出来,并且英语台词有浓厚的关西口音,曾遭到不少电影协会的投诉。论咖位,论文戏,论台词,金刚才是被抢了一番的苦主。
虽然永远是片名里的一番,哥斯拉的戏份时长却很难突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哥斯拉绝不止是一名打星。因为在过去七十年,它已经从一头“恶蛟”变成了丑萌的人类哈基米,未来加入三丽鸥家族也未可知。
在最早的日本特摄电影时代,哥斯拉带有战后日本的反核焦虑与政治隐喻。版权到了美国人手里,罗兰·艾默里奇在《哥斯拉》(1998)里延续了它是人类之敌的设定,不过因为太像大蜥蜴,而被老粉吐槽不地道。
现在哥斯拉作为人类保护神的设定,起源于十年前加里斯·爱德华斯版《哥斯拉》(2014),并在《哥斯拉2》里得以延续。《哥斯拉2》里哥斯拉力战基多拉的勇敢无畏,更为它圈了不少新粉。电影深谙虐粉之道,一次次让哥斯拉陷入人类的误会里,甚至差点因为人类失误而死于海中。而每次经过投喂,它又能不计前嫌地投入工作,堪称以德报怨的劳模社畜。
同时,创作者还有意添加了古典主义符号,让哥斯拉出现在古文明的壁画中,将它和人类的邦交提早到史前文明。一曲《爱在西元前》,将哥斯拉彻底与日式核能怪割席,为它的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人设基础。
事实上,哥斯拉与金刚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理念和巨物想象:哥斯拉是自然中心主义,金刚是人类中心主义。
相较于金刚与人类深度的情感羁绊,哥斯拉从一登场就对人类文明表现出漠然态度,它更像维持生态平衡的神。这种不以人类意志和利益为转移的行为风格,正似冷淡的猫咪和低三下四的猫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温柔的金刚哪有叛逆的哥斯拉更让人心肝发痒呢?
金刚虽然拥有个人意志和情感,却无法斩断与人类的联系,这决定了它的角色设置在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从早期的黑人殖民史、对白人女性的性威胁,再到近期的史前文明图腾,莫不如是。
奥特曼还是哥斯拉
回到开篇的问题,同样是原装日产、甚至还是一个爹(圆谷英二)生的,奥特曼成为中国孩子的童年偶像,哥斯拉变成美国老哥的宠物巨兽,这或许是因为美国人和亚洲人理解的超级英雄迥然不同。
相比地球自产自销的美式超级英雄,奥特曼是域外文明,这就不免互相打上一层“他者滤镜”。在2022年的《新·奥特曼》中,美菲拉斯星人一面向人类展现着高维科技,一面又告诉人类这种巨大化技术很简单就能拥有,只要遵从他们的神明即可,而人类的社会制度可以照旧。这显然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交易,在不少多疑好利的人类眼中,奥特曼的可信度并不比美菲拉斯星人高多少。
不少粉丝认为《新·奥特曼》是细狗奥特曼,除了巨大的长泽雅美并没有深刻的记忆点。因为不少老粉痴迷的都是昭和味奥特曼,关键词是“人类、希望、光”。而庵野秀明显然是有能力这么做却不想这么做,他的解构真正将奥特曼拉出了此前系列电影所陷入的文化迷失怪圈。
一方面,新生代的奥特曼缺乏昭和时代的精神感染力,实相寺昭雄就在书里写到奥特曼不再辉煌的原因是“设计优先玩具”这一弊端;另一方面,从特摄片时代走出来,奥特曼系列电影没有解决好“子供向”(服务于儿童)和“成熟向”的矛盾。从短视频上流行的“逗小学生没有奥特曼”来看,中国人对奥特曼的印象也停留在“著名幼儿系列影片”。针对《新·奥特曼》,就有观众表示“皮套拍给小孩看,特效拍给大人看。”
美国人喜欢的超英大多特立独行,少有的兄弟如雷神、洛基必须相爱相杀,而奥特曼的个人选择和家族情感似乎都太“儒”了。一大堆只有忠实粉丝才能区分的头套,让他们失去了美式超英最看重的“个性”。对于全球观众来说,分清钢铁侠和美队的难度远远低于分清迪迦奥特曼和泰罗奥特曼。
表现形式上,超英的本体和变身体没有太大差别,而奥特曼则有一个“人间体”。这有点像东方玄幻里肉身和法相的关系——人间体就是肉身,与怪兽战斗的皮套则是法相。对于缺乏妖怪文化基因的美国人来说,“人间体”也是一重审美障碍。把奥特曼当成一个超级英雄来爱,是爱他的“人间体”还是爱他的“皮套装”?
不过,硬糖君设想把“人间体”概念引入怪兽宇宙或许可以提升文戏。试想哥斯拉的人间体是一个美日混血的帅哥,金刚的人间体是黑皮汤姆·克鲁斯,《哥斯拉大战金刚3》不加一点基情都说不过去。
鉴于本次《西游记》的乱入,不妨还可以把哥斯拉形象往龙上靠,这样张兰女士就可以大方地指着哥总告诉小朋友:“别忘了,咱们都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