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减”政策下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创新教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减”政策下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创新教学

引用
CSDN
6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yangyanbin_sam/article/details/139572096
2.
https://www.sohu.com/a/829381060_122035392
3.
https://m.qidian.com/ask/qamqboszfwz
4.
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7790.html
5.
http://www.chinaqking.com/column-sort/detail/40/5204748
6.
http://www.chinaqking.com/column-sort/detail/40/5195826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直接给出公式S=ab(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然后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记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记住公式,但忽视了对公式背后原理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直观演示法:准备一些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让学生用这些纸片拼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例如,用12个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些小正方形的总数量。

  2. 引导发现法:在学生完成拼图后,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通过对比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学生会发现一个规律: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以宽。这种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就是数学中的不完全归纳法。

  3. 抽象概括法:在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发现规律后,教师帮助他们将这个规律抽象成数学公式S=ab。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换。

  4. 应用实践法:最后,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这个公式,比如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书本封面的面积等。这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

  • 培养数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公式,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思维方法。
  • 激发学习兴趣: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减轻课业负担:通过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减少了机械练习的需要。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这种注重理解、强调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