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参苓白术散治疗IBD:从肠道菌群到临床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参苓白术散治疗IBD:从肠道菌群到临床应用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3737&
2.
https://www.jd.com/pccontent/1008022887694407
3.
https://m.baicaolu.net/know/1594224.html
4.
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2373283
5.
https://m.baicaolu.net/know/1477513.html
6.
https://kyxuebao.kmmu.edu.cn/cn/article/doi/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01
7.
https://zxyxh.whuhzzs.com/article/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4.02.03?viewType=HTML

近年来,传统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参苓白术散在炎症性肠病(IBD)治疗中的新发现,为这一慢性肠道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01

作用机制: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能够显著改善IBD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在一项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将24只大鼠分为对照组、IBD组和参苓白术散干预组。实验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干预组的大鼠在自主活动、粪便状态、体重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进一步检测发现,干预组大鼠肠道中三种主要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显著高于IBD组(P < 0.01)。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代谢的重要产物,对维持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发现表明,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从而发挥其治疗IBD的作用。

02

临床疗效:改善症状,降低炎症指标

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参苓白术散的疗效。研究显示,参苓白术散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炎症指标。在上述动物实验中,参苓白术散干预组大鼠的血清IL-6、TNF-α及内毒素含量均显著低于IBD组(P < 0.05)。

此外,参苓白术散还能改善肠道病理形态。实验观察到,参苓白术散干预组大鼠的结肠长度显著增长,结肠炎症和水肿程度减轻,肠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及隐窝数量有所恢复。

03

与西药治疗的比较:独特优势

与传统西药治疗相比,参苓白术散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参苓白术散通过整体调节机体功能发挥作用,而非单纯针对某一症状或指标。其次,参苓白术散的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好。最后,参苓白术散的使用方便,价格相对低廉,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04

应用前景:中西医结合的新方向

参苓白术散在IBD治疗中的新发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有望开发出更多基于传统中药的IBD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苓白术散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IBD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代谢和增强免疫力等多途径发挥作用,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参苓白术散将在IBD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