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英雄儿女》到现代战争:爆破筒实战技巧的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英雄儿女》到现代战争:爆破筒实战技巧的演变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7360551_121752852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9A0551H00
3.
https://baike.weixin.qq.com/v174641573.htm?baike_inner=chain
4.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90511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8A05YSH00
6.
https://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9&id=181193
7.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808672
8.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0/t20241014_5790622.shtml
9.
https://www.9game.cn/news/10794458.html

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在弹药用尽的危急时刻,毅然拉燃最后一根爆破筒,扑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一幕不仅深深印刻在观众心中,也成为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画面。这个场景并非艺术虚构,而是真实历史的再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和简陋的武器,创造了惊人的战绩。

01

从抗美援朝到现代战争:爆破筒的演变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爆破筒是志愿军战士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面对美军的重炮和坦克,志愿军战士们用爆破筒、手榴弹等简陋装备,创造了“一人一筒炸敌群”的奇迹。据统计,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共使用了5500多根爆破筒,成功摧毁了大量敌军工事和坦克。

然而,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传统的爆破筒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在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火箭爆破器等新型装备应运而生。例如,中国军队研发的GBP-128型组合型火箭爆破器,能够开辟宽达4.5米、长达400米的安全通道,为重型装备的快速通过提供了保障。

02

爆破筒在现代巷战中的新应用

尽管新型爆破装备不断涌现,但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传统爆破筒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巷战中,爆破筒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

在俄乌战争中,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巷战中遭遇了严重困境。乌军依托苏联时期建造的防御工事,给俄军造成了巨大损失。据统计,在红军村战役中,俄军损失了约15万名士兵和1800辆装甲车。面对这种复杂的巷战环境,传统的CQB(近距离战斗)战术显得力不从心。

关键时刻,解放军的巷战经验为俄军提供了新的思路。解放军在巷战中采用的“爆破战术”核心理念是:以爆破替代传统近战,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分割敌军阵地。具体操作是先派火力小组进行压制射击,吸引限制敌军的火力输出,为爆破手创造接近条件。爆破手可在墙体强行制造通道,一来能完美避开敌人的预设火力点,二来能创造全新的作战路径,三来能切断敌人内部联系,将其分割为独立据点。这种战术不难理解,俄军第51集团军的第110旅已经开始学习解放军的爆破战术,利用TM-62大型反坦克地雷对乌军阵地进行爆破,火力小组则在外围掩护,爆破手贴近建筑物关键位置部署炸药。成功爆破后,步兵迅速抢占建筑物,横扫失去反抗能力的乌军,进而一举瓦解敌军整体防御体系。

这种战术的核心是“炸墙穿洞”,通过爆破创造新的进攻路径,避开敌人的预设火力点。同时,爆破还能分割敌军阵地,将其分割为孤立的据点,便于逐个击破。这种战术在四平解放战斗中就曾被成功运用。当时,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通过侧翼迂回,从背部打击敌军防守薄弱环节,切断敌军与指挥部的联系,最终实现分割包围、逐个击破。

03

未来展望:智能装备与传统战术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作战系统正在改变巷战的面貌。在中柬联合军演中,中国展示了两款无人机器狗:一款用于侦查,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另一款则携带步枪,可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这些智能化装备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巷战的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战争的本质始终是人与人的较量。在未来的巷战中,智能装备与传统爆破战术的结合,或许将成为制胜的关键。正如《英雄儿女》中王成的英勇精神所昭示的那样: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用武器的人,以及他们所秉持的信念和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