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临床实践与专家观点
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临床实践与专家观点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Hp感染率高达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Hp感染不仅会导致胃部不适,还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面对这一健康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实践
江苏省名中医金小晶主任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方法成功治疗了多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其中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在经历多次治疗失败后,通过服用金主任开具的新蒲饮加减方剂,配合奥美拉唑治疗,两周后症状明显改善,腹部隐痛消失,大便成形。
新蒲饮加减方剂组成如下:
- 黄连6g
- 黄柏10g
- 干姜3g
- 蒲公英20g
- 连翘20g
- 仙鹤草30g
- 白芷10g
- 生甘草6g
- 煨木香10g
- 白及10g
金主任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属于中医学“胃痞”范畴,病机以虚实相兼为特点。中医治疗注重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以达到调整肠胃功能的目的。
中医治疗的具体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主任医师韩海啸指出,中医药在Hp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认为Hp感染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为主。
常用的中药包括:
- 荆花胃康胶丸
- 半夏泻心汤
- 含有大黄、黄连、黄芩的中药方剂
此外,一些食物也被认为具有抑制Hp的作用,如卷心菜、大蒜、蜂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通过抗生素作用、抑制细菌繁殖、保护胃黏膜等方式发挥作用。
中西医治疗的对比
西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常规方案是铋剂四联疗法,即铋剂+PPI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疗程14天。但这种治疗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 治疗副作用明显,如腹痛、腹泻、恶心等
- 根除率仅为80%-90%
相比之下,中医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 提高根除率
- 减少不良反应
- 调整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中医治疗不能完全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应作为西医治疗的辅助手段。
专家观点:中西医结合是最佳选择
山西省中医院李晶主任医师指出,单用中医中药治疗不能杀灭Hp,但与西医四联疗法联合使用时,可以提高根除率。特别是在一线治疗失败后,加用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第二次中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也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策略,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对于难治性Hp感染,中医辨证论治具有独特优势。
结语:中医治疗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虽然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诸多优势,但专家也强调,中医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自行服用中药,以免因辨证不准而影响疗效。同时,中医治疗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效,患者应保持耐心,坚持治疗。
总之,面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一全球性健康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案。它既能发挥西医快速杀菌的优势,又能利用中医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特点,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安全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