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用途变更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土地用途变更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召开研讨会,聚焦“土地功能的变化与‘以地谋发展’模式转型”。专家指出,土地用途变更对地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以地谋发展”模式面临衰竭的背景下,土地政策的重大调整将深刻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路径。
“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转型
“以地谋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重要的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土地推动的经济增长、土地推动的工业化、土地推动的城市化和土地资本化与土地融资。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一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刘守英指出,现阶段工业用地需求下降与结构变化,低价供地问题凸显,以地谋发展模式需要进行转型。他建议,要实现以地谋发展模式成功转型,就要坚定做好土地功能转变、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与银行金融风险防范、土地融资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场化改革。
土地用途变更的实践探索
在北京亦庄,一种新的工业用地供应模式正在探索中。为解决土地资源浪费、低质低效项目过多等问题,亦庄组团率先探索系统集成土地全程管理制度,打造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供应新模式。
这一模式的核心是首期租赁期超过5年,企业达产后再予以出让,加快土地循环利用效率。通过完善土地收入票据内容,为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进行确权登记。同时,允许企业在征得土地部门同意后,在租赁期办理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抵押,保障企业融资途径。
实践效果显著:已有31个项目以“先租后让”方式获得土地供应,占政策实施以来工业用地总供应量的74%。企业平均开工时间缩短约7个月,20个已开工项目中6个实现20天内“拿地即开工”。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31个已挂牌项目共降低企业前期用地成本约8亿元。
土地政策的未来方向
展望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政策重点将放在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等方面。在土地政策方面,优化了住房交易契税优惠政策,专项债可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和商品房,进一步释放房地产市场活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田莉教授团队的研究也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发现,全球城市土地扩张速率超过人口增长率,倍数为1.591,反映出土地利用效率的整体下降。产权安全对土地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清晰的产权能激励高效利用土地,促进土地市场发展。
土地用途变更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为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