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梗前身体会有哪些症状?脑梗急性期及后遗症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梗前身体会有哪些症状?脑梗急性期及后遗症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7776932_120730884

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在我国,脑梗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脑梗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脑梗前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1. 单侧肢体变软
    脑部某区域神经细胞受到损伤或神经细胞死亡,就会造成身体部位发生功能障碍。脑梗会使一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清晰、感觉出现异常等,也会造成平衡和协调障碍,使得左右侧面部表情不对称、视觉异常等。

  2. 血管硬化
    血管硬化可通过脑CT或脑磁共振来检查诊断。由于血液循环异常而堵塞血管,造成血管变硬。长时间血管粥样硬化,血管管腔狭窄,可减少流向脑部的血液量,易造成脑梗死。

  3. 语言障碍
    分布在大脑皮层的前额叶,掌控着发音以及语言表达。一旦受到损害就会减弱语言理解能力,无法流畅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是发音不清晰。颞叶内侧掌控语言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受到损伤后可影响语言表达和发音。

脑梗是否能治愈?

肯定的说,脑梗根本无法治愈。诱发脑梗的病因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根本无法治愈,无法彻底去除病因,所以脑梗仍然会复发。

脑梗急性期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脑部血流,减轻脑组织损伤。治疗措施包括:

  1. 溶栓治疗: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

  2. 抗血小板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3.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液凝固性。

  4. 神经保护治疗:使用神经保护药物,如尼莫地平,保护受损神经细胞。

  5. 介入治疗:常用的方法是血管内支架植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为大脑组织提供血液和氧气。

  6. 手术治疗:当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时,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做脑组织切除或开颅减压术。颈动脉狭窄大于50%时需做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脑梗后遗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治疗措施包括:

  1. 康复治疗: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

  2. 药物治疗:针对后遗症,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抑郁、抗焦虑药物。

  3. 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信心。

脑梗的饮食调理

脑梗患者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肉类、油炸食品摄入。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大便通畅。

非药物、纯物理方法,防治脑梗

这几年,随着百万减残工程的推进和适宜技术的推广,远隔缺血预适应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行之有效的物理方法。

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是安全、无创的物理治疗措施,简单易操作,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转化应用前景。通过对某一器官或组织(如肢体等)进行反复、短暂的缺血刺激,激发机体内内源性抗缺血损伤保护机制,使其他器官或组织产生对缺血损伤的适应和耐受,提高其抗缺血损伤的能力,从而预防或减轻缺血性损伤。

单次远隔缺血适应训练并不能对心脑血管起到保护作用,远隔缺血适应训练通过叠加效应和延迟激活发挥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是慢性病,预防和治疗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每天坚持做缺血预适应训练,才能起到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