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地震:专家解读震后重建
西藏定日地震:专家解读震后重建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此次地震进行研究分析。据专家介绍,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地块内部,距离最近的断层——登么错断裂约11公里,震源机制为拉张型破裂。
地震成因与背景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高孟潭在接受新华访谈时表示,此次地震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北坡,该地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前沿,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是我国最著名的地震带之一,历史上曾多次发生8级以上的大地震。此次地震是在定日、定结、拉孜等一线的南北向正断层上发生的。
地震影响
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1月8日12:00,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其中28人重伤转院),房屋倒塌3609间。此外,地震还导致定日、拉孜部分区域停电,国省干线公路及部分农村公路受损,定日县长所乡、曲洛乡等通信受损严重。
救援与重建进展
地震发生后,西藏自治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调集各级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1.2万余人参与救援。截至1月19日8时,累计搭建板房11145套,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的米、面、油、蔬菜等食材供应充足。医疗救治方面,自治区、日喀则市和定日县、拉孜县共派出391名医护人员开展地震灾害医疗救治工作。
未来重建规划
目前,长江水利委员会已援助编制完成《定日6.8级地震水利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送审稿)》。该规划将纳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6.8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依据。重建工作将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修复、住房重建、公共服务设施恢复等方面展开。
专家指出,由于震区地处高原、高寒山区,经济欠发达,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且气候寒冷,灾后重建工作将面临诸多挑战。同时,考虑到震区近期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重建工作还需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