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中院驻村工作队的乡村治理秘籍
普洱中院驻村工作队的乡村治理秘籍
春节前夕,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景福镇勐片村的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家乡正悄然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曼乃箐小组路口新建的“法景融合”微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宋家村小组的道路经过改扩建变得更加宽敞通达,河坝子小组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盏盏新安装的路灯照亮了乡亲们回家的路。
这些变化背后,是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自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普洱中院选派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工作队,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在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大项目、产业、为民办实事等帮扶资金拨付,用真帮实扶的生动实践持续推动结对帮扶行动走深走实,不断彰显责任担当。
基础设施大变样
2024年,普洱中院投入近30万元用于勐片村的各项帮扶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宋家村小组实施进组道路扩建项目,同时向帮扶村捐赠太阳能路灯100盏,在19个村民小组入户路口、活动场所及村部周边主要路段进行安装,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在河坝子小组,驻村工作队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综合治理项目,涉及30户126人。经过改造提升,完成了串户路硬化、污水治理、美化亮化、花池建设、路灯安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王太兴高兴地说:“这是利民的大好事!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市法院的扶持,道路硬化后,我家卖猪买饲料都方便多了,污水不乱排,我们小组的环境也更美丽了。”
产业发展添动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勐片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4年,村里的青贮饲料加工厂运营良好,加工打包饲草近1000包,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0000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商议,在勐片村发展水果香橼和佛手种植产业。通过农户出资一半、普洱中院扶贫资金补贴一半的方式集中购苗,截至目前,共种植水果脆皮香橼和佛手8181株,种植农户108户,合计种植面积120亩。
“香橼产业的落地,给勐片村民增收带来了希望。”驻村工作队员表示,将继续协助村“两委”将香橼产业发展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打造属于勐片村的“一村一品”。
法治建设护航乡村振兴
作为法院系统派驻的驻村工作队,法治建设是其独特优势。2024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法治宣讲活动50余次,协助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6起,调解成功率100%。
工作队还为村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比如帮助村民追回未成年人打赏充值款,提供买卖合同范本,并就合同签订中的注意事项、法律风险与防范等给予提醒,实现法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暖民心
在民生改善方面,驻村工作队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积极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2024年,普洱中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定点帮扶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按时轮换3名驻村工作队员,及时拨付驻村工作经费、为民办实事资金、人居环境提升综合治理项目资金。
院工会积极组织购买扶贫产品,在儿童节向勐片小学捐赠书包文具。院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勐片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挂包干警、派驻队员除定期到挂包村走访外,日常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保持同挂包群众的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定点帮扶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帮扶群众解决所急所需。
在曼乃箐小组,驻村工作队还打造了一个集法治文化熏陶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无量第一松”法治文化主题微公园,既为村民休闲观景提供好去处,又为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提供阵地支撑。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普洱中院驻村工作队不仅改善了勐片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更激发了村庄的发展活力,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今的勐片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