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潮州博物馆:府楼猴与南宋大铜钟里的古城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潮州博物馆:府楼猴与南宋大铜钟里的古城记忆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D%AE%E5%B7%9E%E5%B8%82%E5%8D%9A%E7%89%A9%E9%A4%A8/10210318
2.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po60BAKX
3.
https://www.sbksc.zcxn.com/html/xsydlhh/0317_2330.html
4.
https://m.chaozhoudaily.com/detailArticle/24071430_24232_czrb.html?source=1
5.
https://www.chaozhou.gov.cn/slhwz/czxw/content/post_3917610.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7/21/78214745_1129834131.shtml
7.
https://news.dayoo.com/guangdong/202409/24/139996_54722676.htm

潮州博物馆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古城记忆的殿堂,馆内珍藏着众多历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代木雕府楼猴和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这两件文物不仅是潮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01

府楼猴:灵与义的化身

在潮州市博物馆的木雕展厅中,两只栩栩如生的木雕猴子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段传奇故事。它们是明代潮州府署谯楼镇海楼栏杆上的装饰构件,民间俗称“府楼猴”。据清代林大川《韩江记》记载,府楼猴与一个关于“乞仙”的传说紧密相连。相传,府前曾有一卖豆汤者,在府楼上打盹时听到有人谈论乞仙之事,醒来后发现只有两只木猴相伴。次日,他依言前往三洲头,果然遇见乞仙并求得度化。乞仙得知是木猴泄露行踪,便让他以槟榔答谢木猴,再行度化。于是,他买了槟榔放在木猴头上,返回时却已不见乞仙踪影,而槟榔则化为铁钉将木猴锭住。

府楼猴身上留下的铁钉凿痕,见证了另一个关于“灵猴”和“义猴”的传说。据清代曾衍东传奇小说集《小豆棚·猴诉》记载,市集有一豫章人以耍猴戏为生,与猴相依为命。后来结识一乞丐,二人同住,经常一起饮酒。乞丐知他有余资,一日行至郊野,心生歹念,将其杀害,劫财埋尸。猴机灵逃脱,悲鸣欲绝,从此流浪坊间。适逢太守出行,猴栏轿嘶号,带路掘出豫章人的尸体。不久,猴在市集见到乞丐,遂跳上前撕咬,捕快将其缉拿审问,果然是杀人凶手。主人大仇得报,猴登上府楼,坠地而亡。为纪念猴之仁义,府楼便以木猴作为装饰。

02

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穿越千年的钟声

在潮州市博物馆一楼大厅,一口体型硕大的铜钟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这口铜钟高219厘米、口径132厘米、周长414厘米,重约3000斤。钟钮为蒲牢形态,钟体刻有铭文,记载着铸造信息。据铭文可知,宋绍兴四年(1134),海阳县资福寺获檀越范氏妙悟舍钱百万,合众施钱三百万,主持善懋铸造此铜钟,恭祝皇帝圣寿,祈求众生平安,由正信居士王以宁作钟铭记其事。

这口大铜钟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据饶宗颐《潮州志补编·金石志》记载,大铜钟曾被移至卫楼、马王庙等地,最终于1931年挂于广济门城楼,2002年转由市博物馆收藏。大铜钟的迁徙轨迹,见证了潮州古城的沧桑变迁。

03

潮州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潮州市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潮州大道人民广场西南侧,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藏品数量达15644件(套),珍贵文物1346件,其中一级珍贵文物10件,二级珍贵文物88件,三级珍贵文物1248件。馆藏文物种类齐全,包括玉石器、陶瓷器、铜铁锡、潮州木雕、织绣、字画、地方文献、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等,其中瓷器数量最多。

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包括《馆藏石刻集粹》《潮人下南洋》以及涵碧楼的《潮州七日红 青史垂千秋》《周恩来生平图片展》。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特别展览,如《百年光影 留住经典——电影历史展》,通过展示电影海报、剧本、票卷、杂志等珍贵史料和放映器械、胶片等实物资料,带领观众重温百年电影经典。

潮州市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地,更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它通过丰富的馆藏和多样的展览活动,向世人展示着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