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智慧农业有多酷?
北大荒的智慧农业有多酷?
2024年,北大荒集团再次传来捷报: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北大荒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持续创新和突破。从三江平原到松嫩平原,从大兴安岭脚下到完达山南麓,智慧农业正在这片黑土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数字化监测:让农业生产更精准
在北大荒的田间地头,智能化监测设备已经成为标配。走进国家级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普阳农场,500多台套智慧农业设备日夜监测着田间环境的变化。这些设备通过采集数据,为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精准的植保建议,有效避免了杀虫剂和肥料的过度使用。
在浓江农场,种植户温学全见证了智慧农业带来的便利。“我家种了1000多亩地,以前放水特别麻烦。现在有了水稻智能化控制灌溉技术,通过手机就能实现定时、定量灌溉,省时又省力。”他一边展示智能灌排闸门App的应用操作,一边分享电动闸门的“智慧”之处。
智能化装备:让农业生产更高效
无人驾驶农机正在北大荒的田野上大显身手。在多个农场,无人驾驶插秧机、智能植保无人机等装备已经广泛应用。这些智能化装备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赵光农场自主研发了8项数字化装备,包括机车作业数据提取模块、施肥量差报警器、精量数字导种管等。这些装备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农场还为193台(套)联合整地机、重耙和起垄机安装了远程监控设备,实现了机车作业数据的实时传输。
创新技术:让农业生产更智能
北大荒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领跑。建三江分公司开发了首个基于寒地稻作生长实际的水稻数字生长模型,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精准的数字化工具。自主创新的植保处方系统实现了无人机巡田、处方数据库出方、变量执行的全流程实操,在全国智慧农业场景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质的突破。
水肥一体化技术也在北大荒得到广泛应用。宝泉岭农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460亩轻简化智慧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科学水肥管理,玉米亩增产246斤。
智慧管理:让农业生产更科学
北大荒集团建立了农业综合一体化应用云平台,形成了国内首个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全场景综合性大数据库。这个“智慧大脑”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在友谊农场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一块巨幅电子屏,可以远程监测农作物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一系列参数。这些数据为种植户开展中耕、施肥、喷药等夏管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成效显著:智慧农业助力增产增收
智慧农业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北大荒集团推广水稻三维变量施肥技术两万亩,亩节肥10%,亩节本10元以上;推广智慧植保系统应用1万亩,节药20%以上,亩节本15元;应用北斗辅助直行导航设备两万余台(套),年实现节本1.5亿元。
展望未来:智慧农业引领农业现代化
目前,北大荒集团已建立30个数字农(牧)场试点和14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部署各类农业传感器1.1万台(套),实现7个领域农业场景应用,辐射带动800万亩耕地。这些成果不仅为北大荒集团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大荒集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全面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