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沧州铁狮保护工程最新进展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沧州铁狮保护工程最新进展揭秘

引用
搜狐
5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1580407_121948416
2.
https://www.sohu.com/a/809145984_121157793
3.
https://www.geodata.cn/data/index.html?disciplineCode=17045
4.
https://www.zhonglun.com/team/zhangjiong.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1/22/83544847_1134678099.shtml
01

沧州铁狮:千年古狮的保护困境

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南20公里处,有一座被誉为“镇海吼”的铁狮,它就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沧州铁狮。这尊重达40吨的铁铸巨兽,不仅见证了中国千年历史的沧桑,更以其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杰出代表。

然而,这座历经千年的铁狮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保护危机。为了防止雨水侵蚀,专家曾为其搭建亭子,但这一举措却因长期遮挡阳光,导致铁狮表面湿气聚集,反而加速了锈蚀。后来,为了减少铁狮与雨水的接触,又为其建造了隔水基座,但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铁狮腿部变形。此外,使用钢管进行支撑的措施也因材料膨胀,进一步破坏了铁狮的内部结构。

02

保护工程的曲折历程

沧州铁狮的保护之路充满了坎坷。据史料记载,这尊铁狮是由山东著名铸造师李云监工制造,采用分解叠铸的方法,将狮子分为数百板块拼接而成。这种铸造工艺在当时堪称一绝,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

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型庞大而威武。它背负巨盆,面南尾北,昂首挺胸,巨口大张,四肢呈行走态,姿态雄伟,栩栩如生。铁狮的头部和项下铸有“狮子王”字样,腹腔内满铸《金刚经》文,右项及边皆铸有“大周广顺三年精造”字样,右肋有“山东李云造”5个字,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然而,这座千年古狮的保护工作却一波三折。上世纪90年代,为了保护铁狮免受风雨侵蚀,专家参照苏联文物保护局的建议,为其搭建了一座八角凉亭。凉亭虽然遮挡了风雨,却也阻碍了阳光的照射,导致铁狮周围潮湿闷热,加速了腐蚀。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专家们商量过后,决定将铁狮子迁移至避水台,并在其腿部灌注水泥以进行加固。但是这次修复不仅没有改善铁狮子的状况,反而导致其多处破损,甚至连下巴都被吊车勒变形。因为狮子的腿已经锈蚀得很厉害,专家还提出在里面填充胶粘剂,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狮子的腿因为填充物的膨胀出现了裂纹。

03

文物保护的反思

沧州铁狮的遭遇,揭示了文物保护中存在的“过度保护”和“技术至上”的误区。文物保护的本质,是尊重文物本身的价值,是在保护其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延长其寿命。

在文物修复领域,每个国家也都有不一样的准则,但国际上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普遍认可的修复原则,如可逆性、兼容性、可辨识性等。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在文物修复理念和方法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绘画修复为例,中国传统修复理念讲究“修旧如旧”,即修复后的作品要尽可能地还原其原本面貌,甚至连缺损部分的补笔也要达到与原画高度一致的程度。这种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完整性”的追求,以及对文物历史价值的尊重。西方的修复理念则更注重“可辨识性”,即修复后的作品要能够清晰地区分出哪些部分是原件,哪些部分是后加的修复痕迹。这种理念强调对文物真实性的尊重,认为任何修复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要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预,保留文物的原始信息。

此外,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也是有很大缺口的。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文物资源,从绘画、雕塑到建筑、陶瓷,种类繁多,工艺各异,并且中国历史悠久,出土的文物数都数不尽,这与修复人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文物修复不仅需要海量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精湛的技术,足够的耐心,这是一项精细活,短期之内是很难实现大规模的人才培养的。

04

未来展望

2011年3月2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一尊新铸造的“沧州铁狮子”取代了那只老狮子。相比于之前的铁狮子,这只狮子的体积更大,形态也更完整,补齐了老狮子缺失的尾巴和下巴。这只新的铁狮子重量约为120吨,采用了当时最精良的铸造技术,根据专家的预测,它的“寿命”在2000年。但是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观赏这座新的沧州铁狮子时,甚至表示“不看后悔,看了也后悔”。

沧州铁狮的保护工程仍在继续。对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物,我们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形态,更要传承其文化内涵。这需要我们在保护工作中保持敬畏之心,遵循科学原则,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方法。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千年古狮能够以更加完好的姿态,继续见证沧州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