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中医才知道,恋爱脑是有原因的
学了中医才知道,恋爱脑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经常因为一个人或者陷入一段关系而失魂落魄的,或者总是想谈恋爱,在中医看来,这其实是体虚的表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恋爱脑这一现象与个体的身体状况和脏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中说“体弱则托情,情深则不受。”过度痴情和恋爱脑可能是体弱的表现。
也就是说体弱的人往往更容易将情感寄托在他人身上,形成过度依赖和痴情的状态。这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导致精神无法集中,从而更容易陷入情感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凡是情感较为细腻敏感的人,他的体质大多是偏弱的,也就更容易恋爱脑。中医认为,肾主“志”,肝藏“魂”,肺主“魄”。
在中医里,恋爱脑是五脏弱的表现:失魂落魄 失肝肺;心神不宁 躁心脾;不顾自我 无肾志。恋爱脑的人容易失去自我,过度忘我,这是肾虚的表现。
过度奉献,过度感动,是肝和肺相互导致的。爱幻想,觉得什么错误都是自己导致的,是因为心神不宁,气血虚。对方伤害了你,还是走不出来,做不到及时止损,核心原因是因为肝不藏“魂”了,从而失魂落魄。
中医理论有云:多情者,心思必重,思虑必多,必伤心脾。思虑过多,进而伤脾胃,促使身体更衰弱,多病。
中医思维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我们的气血是由神意的格局和状态来决定的。当意念过于偏执时,气血也会失衡。当后天的意志过强时,先天的元神魂魄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现代人常患抑郁症、焦虑症的原因之一。
因此,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其实与中医理论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让自己的气血充盈起来,原来那些困扰我们的人或事,就能一笑置之,回头看其实也不过如此。
李辛老师的《精神健康讲记》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1]
“许多有躁郁症的患者,这类人家庭环境中可能从小没有得到太多支持和认可,父母要求比较多,让他们放松的机会少,安全感不足,有一种'需要证明自己够好’的倾向。成家之后,如果夫妻之间缺乏一种深入的、让人放松的交流,也会加重他们内在的焦虑和不安。
这类人因为生命力比较强,出口又比较少,遇到合适的机会,可能会以特别积极、热忱的态度去投入对待某个人或某件事,常常会把自己的能量快速消耗掉,消耗的过程是躁动不安的状态,消耗完就进入低落抑郁的状态不断。
比如爱情、事业、或者是公益、慈善,把能量在某段时间里以强烈的、高压的状态投射在某个目标上。这样常常会把自己的能量快速消耗掉,消耗的过程是躁动不安的状态,消耗完了,就进入低落抑郁的状态,不断重复。”
第一步:疏肝气
1、揉太冲
太冲穴作为养肝要穴之一,经常揉按,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舒缓不良情绪 ,并缓解伴随情绪不佳而来的胸胁胀闷感。
取穴:在第一、二足趾间,向足背的方向摸寻约2横指宽度,按压有凹陷感处即是。
2、揉神阙
神阙穴即肚脐,中医认为脐属脾,是人体元气的根本,任、带、冲三脉通过于此,联系五脏六腑。所以,身体各部气血阴阳发生异常变化,都可以通过刺激神阙来调和全身而达到目的。
3、泡花茶
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的这类人,平时可以多冲泡玫瑰花、佛手、洛神花这类有较强理 气作用的花茶。
第二步:定肾志
1、停止伤肾的行为
不熬夜、注意保暖,肾为水,遇寒则结冰,少喝冷饮、穿好袜子,以防寒气入肾,损伤肾脏的阳气。
2、多晒太阳
人体的后背有督脉循行,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 经常晒背可以振奋阳气。
3、运动
运动可以升阳养肾,例如八段锦、混元桩、易筋经等。
4、食补养肾
多吃黑色食物,黑色入肾,如黑豆、黑芝麻、黑枸杞、桑葚、黄精等等。
第三步:安心神
养生的本质就是爱自己,就是要回归自己的本心,和自己待在一起。所以我们要学会回收在外的能量用于内观自己,可以通过学习冥想、呼吸导引、瑜伽、静坐等方法来平复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而人的情志活动对五脏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调节情志也是改善恋爱脑的重要方法。必要时可以寻找心理辅导,以此来发现并尝试解决自己在处理亲密关系时出现的问题。
在你低频的时候,也不会遇到合适的人。只有我们把自己照顾好,好好爱自己,才会有更好的精气神、更多的能量,去吸引美好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