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瑞敏:《道德经》遇上企业管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瑞敏:《道德经》遇上企业管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dtm.com.cn/news/202408/17841.html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议题。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近日与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教授、北京大学胡泳教授,就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张瑞敏:《道德经》是我40年的管理指南

张瑞敏表示,他研读《道德经》已有近四十载,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总有一本,以便随时翻阅。在他看来,《道德经》不仅是哲学经典,更是企业管理的宝贵指南。他从三个维度探讨了《道德经》与企业管理的关联:如何认识“道”,如何以“道”为指南来设计经营之道,以及以何种心态追寻“道”。

“道”的规律与企业管理

张瑞敏对“道”的规律及其得道的条件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道德经》的核心是“道”,这个“道”无法具象描述,但可以通过其两条规律和两个得道条件来认识。这两条规律是“有无相生”和“物极必反”,而两个得道条件则是“为道日损”和“无为无不为”。他解释说,这些规律和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道”的精髓。

“无为而治”的经营理念

张瑞敏进一步阐述了“无为而治”的经营理念。他认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无”的本体,让一切“为”都围绕“无”展开。他提出了无为机制的三个递进体系:无为的机制、无为的赋能、无为的验证。这三个体系分别体现了公平性、升华性和永恒性,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员工价值最大化的关键。

保持自以为非的心态

在对话中,张瑞敏还强调了以自以为非的心态追寻“道”的重要性。他指出,许多企业在取得成功后往往自以为是、路径依赖,最终导致衰败。因此,企业必须保持自以为非的心态,不断追寻“道”,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了“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一理念,强调了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时代节拍、合乎“道”的重要性。

跨学科对话的启示

在这次对话中,布莱恩·阿瑟教授和胡泳教授也对张瑞敏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并分享了他们对《道德经》和企业管理的看法。三位学者的交流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跨学科的探索,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和启示。

结语

张瑞敏与布莱恩·阿瑟教授、胡泳教授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道德经》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他们的交流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将古代智慧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宝贵思路。

本文原文来自天脉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