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纠纷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
工资纠纷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
工资纠纷劳动仲裁流程是当事人需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接着由仲裁委员会审核是否满足仲裁要求等。工资纠纷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包括劳动仲裁申请书、工资单、身份证明等。
一、工资纠纷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
工资纠纷劳动仲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需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并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五日或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如果不予受理,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如果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会组成仲裁庭,并安排开庭时间。开庭前,仲裁庭会提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双方当事人。
在仲裁庭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材料、证人证言等方式提交证据,并进行辩论。仲裁庭将依法进行审理。
仲裁庭在审理结束后,会根据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作出仲裁裁决。裁决书会明确包含裁决结果、裁决理由等内容。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的法定时间内(通常是十五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期满没有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工资纠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提醒,工资纠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劳动仲裁申请书:内容应包括申请人(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具体的仲裁请求及金额,事实和理由等。申请书需按照被诉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相关证据材料:这些证据应能证明工资纠纷的存在和具体金额。例如,工资单、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欠条等能证明工资数额、发放时间和方式的材料;劳动合同或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以及社保缴纳证明等。
身份证明:劳动者需要提供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如果委托代理人代为仲裁,还需提交申诉人身份证原件和《授权委托书》。
其他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企业的注册资料或事业单位、其他单位的登记资料等。用人单位作为申请人时,应提交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材料。
三、工资纠纷劳动仲裁多久有结果
劳动仲裁一般六十天内出结果。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