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投产融重组新动向:电投核能入局
电投产融重组新动向:电投核能入局
电投产融(000958.SZ)近日宣布重大资产重组的新进展,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电投核能的控股股权,同时置出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权。这一举措标志着电投产融在战略布局上的重要转变,旨在优化资产配置和寻求资本增值。
重组方案与进展
根据电投产融披露的《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此次重组的具体方案如下:
- 电投产融拟以所持的资本控股全部股权与国家核电所持有的电投核能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 向国家核电及中国人寿发行股份购买置入资产和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
- 同时,公司计划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持此次交易。
目前,此次交易涉及的审计、评估等工作正在进行中。电投产融表示,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本次交易的相关议案,并由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审议本次交易相关事项。
电投核能:千亿级核电资产
电投核能由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3.24%、26.76%。作为国内领先的核电运营商之一,电投核能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丰富的项目经验。
企查查信息显示,电投核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1家,主要包括:
- 国电投莱阳核能有限公司
-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 中核河南核电有限公司
-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这些公司分别对应多个核电项目,包括山东莱阳核电项目、山东海阳核电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三门核电项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电投核能的上市计划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国家电投集团就曾透露将启动核电资产板块上市计划。然而,由于后续几年国内对核电项目建设严控,核电审批节奏缓慢,该计划未能如期推进。
近年来,随着国内重启核电项目审批,电投核能的上市计划迎来新机遇。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
重组影响:战略转型与价值提升
此次重组对电投产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业务转型:交易完成后,电投核能将成为电投产融的全资子公司,电投产融也将转型为A股第三家核电运营上市公司,与现有的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广核(003816.SZ)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资产规模提升:电投核能的资产规模超千亿,远超电投产融原有资产规模。此次交易将显著提升电投产融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
战略定位升级:电投产融将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领域的市场地位。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市场对此次重组反应谨慎。近期,电投产融股价出现下跌,主力资金连续减仓。数据显示,2024年1月13日,电投产融股价下跌0.86%,成交额仅为1.72亿元,换手率达0.56%,总市值为310.62亿元。主力资金流入为-789.47万,占比0.05%,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为-4708.78万。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机遇。电投产融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潜力值得关注。公司作为河北省光伏装机容量排名前列的企业,未来在石家庄市供热市场的供需不平衡背景下,有望进一步发挥其在风电、热力与煤电产品方面的优势。
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对核电发展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电投产融作为A股第三家核电运营上市公司,有望在新一轮核电装机量高增长阶段中受益。信达证券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2024年至2030年,我国有望新增核电装机5357.5万千瓦,核电装机量已进入新一轮高增长阶段。
结语
电投产融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资产置换,更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注入千亿级核电资产,电投产融将实现业务升级,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尽管市场对此次重组反应谨慎,但从长远来看,此次重组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