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证实:益生菌真的能治消化不良?
《柳叶刀》子刊证实:益生菌真的能治消化不良?
《柳叶刀》子刊最新发表的一项小型随机试验首次证实,特定的芽孢形成益生菌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这项来自比利时的研究不仅为益生菌治疗消化不良提供了新的证据,还揭示了其作用机制。
研究突破:芽孢形成益生菌显优势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的研究,首次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证实了芽孢形成益生菌对消化不良的有效性。研究纳入了10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益生菌治疗和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益生菌组的临床反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无论患者是否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益生菌组的临床反应率都更高。
现有证据:益生菌治疗消化不良的进展
尽管益生菌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但其疗效一直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此前的研究多为观察性研究或小型临床试验,结果并不一致。《柳叶刀》子刊的这项研究,作为首个随机对照试验,为益生菌治疗消化不良提供了更可靠的证据。
芽孢形成益生菌:独特优势与机制
芽孢形成益生菌,如凝结芽孢杆菌,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展现出优势。这类益生菌能够形成抗性很高的内孢子,不易在加工过程或消化道中被胃酸及胆碱杀死,可以顺利抵达小肠后萌发、增殖。
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约氏乳杆菌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s)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表型,有效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具体来说,EVs通过抑制ERK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向M2抗炎表型的转化,进而阻断肠上皮细胞的NLRP3信号通路,修复屏障功能。
临床应用与未来展望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包括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选择益生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菌株类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菌株,一般2-5种为宜
- 活菌数:100-400亿cfu/单位较佳
- 存活率:优先选择添加了益生元或采用冻干技术的产品
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研究的开展,益生菌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确立。同时,精准医疗的发展也可能为个体化益生菌治疗带来新机遇。
结语
虽然《柳叶刀》子刊的研究为益生菌治疗消化不良提供了新的证据,但仍需更多大规模研究来验证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益生菌应被视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与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最佳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