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语音骚扰电话,你真的会处理吗?
AI语音骚扰电话,你真的会处理吗?
“您可算接电话了,这里有一份××保险需要吗……”当湖南益阳市民刘先生听到这样的电话开头时,就知道这又是一通AI机器人打来的骚扰电话。从今年4月到现在,他平均每天要接到三四个这样的电话,号码不断变换,归属地遍布全国各地,让他不胜其扰。
近年来,AI语音骚扰电话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心病”。与传统的人工骚扰电话相比,AI语音骚扰电话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高的效率。据调查,一些AI外呼系统每天可以拨打3000至2万通电话,而且可以通过“双向回呼”技术规避监管,即使被拉黑也没有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AI语音骚扰电话背后可能涉及个人信息泄露和诈骗风险。一些商家不仅出售AI外呼系统,还会低价售予客户资料。这些资料来源广泛,活跃度高,为骚扰电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
面对这样的困扰,我们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首先,可以利用手机自带的防护功能。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内置了骚扰电话拦截功能。安卓用户可以在“设置”-“电话”或“安全中心”中找到“骚扰拦截”设置;苹果用户则需要在“设置”-“电话”中启用第三方拦截应用的权限。
其次,可以安装第三方拦截软件。这些软件通常具有更强大的拦截功能和更灵活的拦截规则。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拦截软件,并设置个性化的拦截规则。
此外,三大电信运营商也都提供了防骚扰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运营商的微信公众号或使用官方App来开通相关服务。
除了技术手段,提升个人防范意识也非常重要。要谨慎接听陌生电话,特别是对以“00”或“+”开头的境外电话要特别警惕。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骚扰或诈骗。
从法律层面来看,未经消费者同意频繁拨打骚扰电话可能违反广告法,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更是明确的违法行为。如果遭遇AI语音骚扰电话,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 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网站、APP或公众号举报
- 向运营商反映问题
- 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联系公安机关介入
面对AI语音骚扰电话的泛滥,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或法律途径,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字时代更好地保护自己,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而不是被其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