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金融文化如何塑造银行业未来?
清廉金融文化如何塑造银行业未来?
清廉金融文化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从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推动清廉金融文化的建设。本文将探讨清廉金融文化的内涵、实践及其对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清廉金融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清廉金融文化的核心是在金融领域倡导廉洁从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预防金融腐败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直鼓励银行推动诚信建设的工作。廉政公署的《诚信约章》旨在透过公私营合作建立交流平台,协助银行推行有效的诚信管理及反贪防贪措施。廉政公署会为银行业制定专门的防贪建议,向业界分享反贪个案,并定期安排相关专题培训予银行,从而进一步强化业界在诚信建设方面的工作,并引导诚实及负责任的业务操守。
银行业推进清廉金融文化的实践
香港银行业:《银行业诚信约章》引领行业新风
2024年10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及香港银行公会(银行公会)全力支持由廉政公署推出的《银行业诚信约章》(《诚信约章》),并于当日联同廉政公署携手合办《诚信约章》启动礼。30间银行的管理层出席是次启动礼,涵盖香港主要零售银行和私人财富管理银行,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和私人财富管理公会的代表亦有出席是次活动。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致欢迎辞时指出:“客户信任是支持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银行及其前线员工的专业精神和行为操守,是赢取客户信任的关键。廉政公署推出《诚信约章》有利于维持香港行体系稳定,亦有助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香港银行业开拓新市场,包括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
厦门国际银行:多措并举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以创建清廉金融文化“三进一联”示范点为载体,持续深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通过监督、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打造“干部清正、主体清朗、生态清明”的银行风尚。
在监督方面,北京分行坚持区域上下全面覆盖与廉洁重点聚焦相结合,突出廉洁自律,强化监督,不断提升清廉金融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通过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强化考核“指挥棒”导向引领作用;加强内部“内审、纪检、合规”交流协作,强化三道防线联合,夯实内控合规管理;健全“1+N”联动监督机制以汇聚监督合力,推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引导全分行主动融入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大局,自觉开展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组织建立党风政风监督员队伍,设立信访举报箱,畅通监督渠道,提高监督成效。
在教育方面,北京分行高度重视员工思想教育,通过开展常态化清廉文化专题学习、清廉金融文化党课等活动,深入学习党纪国法、金融行业规范,剖析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同时积极将清廉金融文化标识融入“墙廊场室屏板”,张贴清廉金融文化海报,打造清廉金融文化宣传墙,多维度打造线下廉洁文化教育阵地,不断增强员工的清廉意识。
在活动方面,北京分行坚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强清廉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组织分行员工参观全面从严治党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等,让员工在实地参观中感受廉政文化的历史底蕴,接受廉政教育洗礼。开展清廉金融文化海报设计、廉洁IP标识设计、优良家风家训、家书征集等活动,组织观看《靠企吃企》等警示教育片,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清廉之美,传递清廉正能量。
清廉金融文化对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清廉金融文化对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提升客户信任:清廉金融文化能够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这是银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维护金融稳定:廉洁从业环境能够有效预防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增强国际竞争力:清廉金融文化是提升银行业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赢得更多机遇。
促进可持续发展:清廉文化能够为银行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其长期健康发展。
结语
清廉金融文化不仅是银行业廉洁从业的内在要求,更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制度建设、全员教育、内外监督等多种手段,银行业正在打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不仅能有效预防腐败,还能提升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形象。让我们一起期待,在清廉金融文化的引领下,银行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