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然”人生大境界
“六然”人生大境界
岁月荏苒,人生如梦,我们每个人皆在尘世中摸爬滚打,欢喜、挫败、高峰、低谷,一一经历。在这纷扰的世界中,虽无法完全掌控未来的走向,却可选择一种待人看事的正确态度。
明代学者崔铣,以其“六然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以超然、蔼然、斩然、澄然、淡然、泰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自处超然,乃心境之至境
超然物外,清净自守,不为外物所扰,不为俗事所困。崔铣,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赋闲安阳家中时,面对官府的赠田,他坚辞不受,甘愿自食其力,清贫度日。他深知,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丰盈。他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的种种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财利所动,不为物欲所诱。这种超然的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中,更体现在他的学问和人格修养上。
处人蔼然,乃人际交往之艺术
蔼然可亲,和蔼近人,与人相处时,应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崔铣在与人交往中,总是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无论对方身份如何,他都能以平等的心态去交流。他的这种蔼然的态度,不仅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也让他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有事斩然,乃决断之智慧
斩钉截铁,果断坚决,在面对事情时,要有果断的决策力,不拖泥带水,敢于一锤定音。崔铣在营救王廷相一事上,就展现了他的这种斩然的态度。他不畏权势,不惧困难,亲自到狱中探视王廷相,并设法进行营救,最终使王廷相得以释放。这种果断的决策力,不仅体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也展现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无事澄然,乃心境之宁静
澄然明澈,心无杂念,在闲暇之时,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明,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崔铣在闲暇之余,总是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被琐事所困扰,不被纷扰所动摇。他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学识。这种澄然的态度,让他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享受生活的美好。
得意淡然,乃成熟之表现
恬淡冲和,不慕荣利,在取得成就时,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骄傲自满,不狂妄自大。崔铣在仕途上取得一定成就时,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谨慎,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学问的提升。他深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一时的得意,而在于长久的坚持和努力。这种淡然的态度,让他能够在成功面前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继续前行。
失意泰然,乃胸襟之广阔
泰然自若,处变不惊,在遭遇挫折时,应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气馁,不放弃。崔铣在遭遇仕途的挫折时,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学术和道德理想。他深知,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风雨坎坷,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这种泰然的态度,让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一颗坚强的心,继续前行。
崔铣的“六然训”,不仅是他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应该追求的目标。这“六然”,如同人生的六种境界,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去体验和感悟。只有真正做到了这“六然”,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通透达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时,都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从容应对。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以超然、蔼然、斩然、澄然、淡然、泰然的态度去面对它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们以崔铣的“六然训”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