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佩斯与春晚:一个时代的谢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佩斯与春晚:一个时代的谢幕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JNE3HK05568PJ3.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JPDAIC05568TH5.html
3.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311456.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3PGCQ505529WGR.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8%E4%BD%A9%E6%96%AF/1322825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J90FND05359IL8.html
7.
https://www.sohu.com/a/758842973_419393
8.
https://www.guancha.cn/ChunWan?web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A4%AE%E5%BB%A3%E6%92%AD%E9%9B%BB%E8%A6%96%E7%B8%BD%E5%8F%B0%E6%98%A5%E7%AF%80%E8%81%AF%E6%AD%A1%E6%99%9A%E6%9C%83%E7%9B%B8%E9%97%9C%E7%88%AD%E8%AD%B0
10.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5/01/20/ent-268133.html

1984年,一个名叫陈佩斯的年轻演员,带着他的小品《吃面条》,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这个节目不仅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个诙谐幽默的演员,更开创了中国小品这一艺术形式的先河。从那以后,陈佩斯成为了春晚的常客,连续14年为观众带来欢笑,被誉为“小品王”。

然而,1999年,这位春晚舞台上的常青树却突然消失了。他的离开,表面上是因为一场版权纠纷,但背后却折射出春晚从娱乐到政治宣讲的深刻转变。

01

陈佩斯的春晚岁月

1984年到1998年,是陈佩斯在春晚舞台上最辉煌的14年。他与搭档朱时茂合作,创作了《羊肉串》、《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王爷与邮差》等经典作品。这些小品以其精湛的表演和巧妙的设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至今仍被奉为小品界的标杆之作。

然而,在这14年里,陈佩斯与央视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积累。他对作品有着极高的要求和独特的见解,多次提出采用单机拍摄的方式,运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来打破时空限制,为观众呈现出更加新颖的视觉效果。但他的建议不但没被采纳,导演还把他精心设计的一段精彩的内容给删掉了。并且,随着春晚影响力的扩大,节目组的一些做法也让他感到不满。他发现观众席中出现了“托儿”,会在表演时的特定时刻发出刻意的笑声和掌声,来烘托表演的气愤。但他觉得这破坏了表演的纯粹性,和他追求的真实艺术表现也背道而驰。

02

离开春晚的背后

1999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将央视告上法庭,原因是央视未经许可,擅自将他们的作品制作成VCD进行售卖。虽然最终他们赢得了官司,但这也成为了他离开春晚的导火索。

然而,这场版权纠纷只是表面原因。在一次访谈节目中,陈佩斯透露,他离开春晚更重要的原因是“觉得有些东西变了”。他回忆起早期参加春晚时,大家都是欢聚一堂,没有隔阂。但后来,大家连吃饭都不会和不认识的人坐在一起,生怕别人偷了自己的节目。这种戒备心和隔离感让他感到非常不舒服。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陈佩斯对春晚日益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审查制度感到不满。他曾直言:“春晚里面都是‘爷’,每个人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哪条线上的‘爷’。”这种创作环境,让原本纯粹的艺术创作变得复杂而压抑。

03

春晚的变迁

陈佩斯的离开,恰好见证了春晚从单纯的娱乐节目向承载政治功能的转变。

1983年首届春晚的成功,让央视看到了商业化的可能性。1984年,康巴丝成为春晚首家赞助商,开启了春晚的商业化进程。此后,春晚逐渐成为企业品牌展示的重要平台,广告收入逐年攀升。据统计,2010年春晚广告收入高达6.5亿元,这相当于当时湖南卫视全年广告额的三分之一。

然而,随着商业化的深入,春晚也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节目审查日益严格,教育意味和政治说教逐渐增多。许多艺术家反映,节目创作氛围变得紧张,各部门相互制约,审核流程繁琐,导演组可以随意插手节目内容。这种环境下,像陈佩斯这样追求艺术纯粹性的艺术家,自然会感到格格不入。

04

艺术与政治的博弈

陈佩斯的离开,反映了艺术创作与政治审查之间永恒的矛盾。他始终坚持“小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观众开心”,而春晚则越来越强调节目的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这种理念的分歧,最终导致了这位“小品王”的离开。

如今,春晚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它从一个简单的年终茶话会,逐步转变为一个承载着商业价值和政治功能的大型晚会。在这个过程中,它失去了曾经的纯粹和轻松,也失去了像陈佩斯这样的艺术人才。或许,春晚应该反思:如何在保持政治导向的同时,不失去艺术性和观众的喜爱?

陈佩斯的选择,正是对春晚变迁的一种无声抗议。他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对艺术的纯粹追求。而这种坚持,或许正是春晚所缺失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