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发布七叶皂苷钠使用新规范,这些要点需谨记
国家药监局发布七叶皂苷钠使用新规范,这些要点需谨记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修订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说明书的公告,进一步明确了该药品的使用规范。七叶皂苷钠是一种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含酯键的三萜皂苷,具有抗炎、减少渗出、促进静脉血及淋巴回流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等。
新规范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公告,此次修订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肝功能监测:明确要求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并在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
不良反应:详细列出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
禁忌症:强调孕妇、肾损伤、肾衰竭、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提醒与血清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能严重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含碱性基团的药物联合使用时需谨慎。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医嘱和用药规范:
用法用量:成人按体重一日0.1-0.4mg/kg,或取本品5-10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也可取本品5-10mg溶于10-20ml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推注。重症患者可多次给药,但一日总量不得超过20mg,疗程7-10天。
用药监测:用药前后需检查肾功能,注射时宜选用较粗静脉,切勿漏出血管外。如出现红、肿,可用0.25%普鲁卡因封闭或热敷。
特殊人群:孕妇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与血清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能严重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含碱性基团的药物(配伍时可能发生沉淀)联合使用时要谨慎。
安全用药提示
七叶皂苷钠的半衰期仅为1.5小时,但因能促进机体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前列腺素F2α的分泌,使生物效应维持时间较长。
静脉给药,几乎没有生物转化,注射1小时后,有1/3剂量排泄,其中2/3通过胆汁排入肠道,1/3进入尿中。七叶皂苷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0%以上。
《马丁代尔大药典》推荐成人静脉使用七叶皂苷钠最大日剂量应为20mg;如使用更大剂量则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如联合应用其他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也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此次规范的修订旨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醒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在使用七叶皂苷钠时务必严格按照新规定操作,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同时,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用药史,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