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6月健康风险提示:从手足口病到中暑,这份指南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6月健康风险提示:从手足口病到中暑,这份指南请收好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79464

6月,正值端午佳节和中高考期间,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充沛,各类细菌、蚊虫等生长繁殖活跃,易引发各类疾病传播。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和考生要注意防范手足口病、虫媒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百日咳及高温中暑的发生。另外,暑假即将来临,孩子的假期安全也应多加关注。

手足口病

关注原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内儿童,以手足臀口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点,多伴有发热,大部分是低热。每年4-7月为夏季发病高峰。该病主要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预防措施:

  1. 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在饭前便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要及时用肥皂洗手。
  2. 定期清洁和消毒孩子常接触的如餐具、玩具等物品。避免与患病儿童直接接触、玩耍等,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带孩子去附近医院就诊,避免外出和接触其他儿童。
  4. 建议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尽早接种疫苗,以便尽早发挥疫苗保护作用,降低重症风险。

虫媒传染病

关注原因:
虫媒传染病属于媒介生物传染病,它是以蚊、蚤、蜱等节肢动物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疾病。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预防措施:

  1. 日常要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重点清扫卫生死角、积水,防虫灭蚊不放松,减少蚊虫孳生。
  2.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若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早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旅游史。
  3.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
  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经蜱虫叮咬是其主要传播途径。进入六月,蜱虫非常活跃,若发现被蜱虫叮咬,不要生拉硬拽、强行将其拔除,否则其头部易留在体内引起发炎和瘙痒,从而引发感染。若出现伤口发炎、瘙痒,或有发烧、头疼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


食源性疾病

关注原因: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子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天气逐渐炎热,升高的气温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食物容易腐烂变质,食源性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预防措施:

  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采购食品要严把质量关,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砧板做到生熟分开,不喝不干净的生水,使用公勺公筷。
  2. 若有剩菜剩饭,及时放冰箱密封保存,保存时注意生熟分开,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
  3. 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就诊,以免延误病情。身边有腹泻患者或家人腹泻时要注意饮食隔离,做好餐具等消毒。
  4. 不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动植物。未煮熟的菜豆含有皂苷,食用前要烧熟煮透。

百日咳

关注原因: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强,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百日咳”。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或前往时佩戴口罩,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绢或纸捂住口鼻。
  2.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3. 家庭成员有百日咳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及时用药,同时应佩戴口罩,加强隔离,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婴儿被家庭成员传染。
  4. 学校及托幼机构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做好重点区域通风消毒。


高温中暑

关注原因: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夏季高发。严重者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现象。

预防措施:

  1. 避免正午出行,减少户外停留时间。如果必须暴露在阳光下,应戴上帽子,穿浅色宽松衣物,并尽可能缩短待在阳光下的时间。
  2. 保证足量饮水,少量多次,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
  3. 高温户外作业应积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同事间应彼此留意健康状况。
  4. 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户外工作者等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特别是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考生健康指南

6月又是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季,考生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家长也会跟着心态起伏,再加上考试前后一般以高温天气为主,考生身心备受考验。备考期间,广大考生要做好日常保健,谨防突发疾病,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提示1:
建议考生合理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午后最好安排半个小时以上睡眠,不要熬夜。

提示2:
建议考生考前及考试期间尽量选择在家或学校食堂就餐,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不吃或少吃生冷食品;食物应烧熟煮透,不吃剩菜剩饭,保证食材新鲜,加工和存放时注意生熟分开。

提示3:
建议考生积极调整心态,避免紧张焦虑,以平常心应对考试。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量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多给孩子鼓励和疏导,让考生以最佳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考试。

提示4:
夏季是溺水的高发季节,提醒广大家长务必教育、监管好家里的孩子远离水库、池塘等野外危险水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健康科普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6月健康风险提示:从手足口病到中暑,这份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