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竹笋施肥引发环保热议:如何实现产量与生态的双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竹笋施肥引发环保热议:如何实现产量与生态的双赢?

引用
什么值得买
9
来源
1.
https://post.smzdm.com/p/akll5k34/
2.
https://www.wysscny.com/yewuInfo?art_id=101535
3.
http://www.cbiachina.com/index.php/Service/view/id/919.html
4.
https://www.jxlky.cn/info/1045/8364.htm
5.
https://www.ctdsb.net/c1476_202412/2325792.html
6.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fd349297-7fbc-4e96-a2aa-17406a131184
7.
http://trtb.net/cn/article/current
8.
http://kjt.gxzf.gov.cn/dtxx_59340/kjdt/t19487971.shtml
9.
http://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8501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竹笋种植过程中施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成为了热议话题。研究表明,虽然施肥能显著提高竹笋产量和品质,但不当的施肥方法会导致土壤酸化、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降低等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专家呼吁加强竹林土壤质量监测,优化养分管理,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01

竹笋种植中的施肥方法

竹笋种植中常用的施肥方法主要有三种:株穴法、沟施法和伐蔸法。株穴法是在竹竿基部30厘米处开挖环形沟,沟深25厘米、宽15厘米,将肥料均匀施入后盖土压实;沟施法是在竹林中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沟,上下沟间距2米左右,沟深25厘米、宽15-20厘米,将肥料撒放后盖土压实;伐蔸法则是选择近1-2年内砍竹留下的伐蔸,打通所有隔节后施入速效性氮肥。

这些施肥方法各有优劣。株穴法和沟施法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杂草灌木与竹子争肥;伐蔸法则能减少肥料损失,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然而,如果施肥量过大或施肥方法不当,仍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02

过量施肥的环境隐患

过量施肥是竹笋种植中常见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土壤酸化,还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进而影响整个竹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研究表明,传统的水肥管控措施不仅会增加经营成本,还可能诱发生态退化。

浙江省林业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覆盖经营会诱发特定微量元素的缺失,这与土壤化学性质和根际生态学机制密切相关。中微量元素在调控根际微生态活性、影响大量元素吸收潜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水肥一体化的高效经营模式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养分循环功能群的稳定性,有助于防止土壤酸化和退化。

03

科学管理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面对竹笋种植中施肥带来的环境问题,四川省率先发布了《笋用绿竹栽培技术规程》,这是该省首个针对笋用绿竹栽培的地方标准。该规程从母竹选择、移苗造林、竹林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竹笋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

根据规程要求,母竹应选用胸径3-5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基部芽眼饱满的一年生立竹。在栽植时,竹秆斜角应保持在35°至45°,覆土要比原入土高出10厘米成馒头形。采收时要在笋尖刚破土时用割笋刀齐切笋基部,同时注意保留根部宿土,避免伤及笋目。规程还特别强调每隔6年要结合扒晒挖除丛蔸内两年以上的老竹蔸,并及时回土,可同时施入有机肥。

这一地方标准的出台,不仅为竹笋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推动竹笋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既能保证竹笋的产量和品质,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竹笋种植中施肥与环保的平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户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和推广科学的种植标准,加强土壤质量监测,优化养分管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在提高竹笋产量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