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薛宝钗的处世智慧:教你如何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找到平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薛宝钗的处世智慧:教你如何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找到平衡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7703722_486995
2.
https://www.sohu.com/a/830987787_121628674
3.
https://www.sohu.com/a/800645006_122020084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6%9B%E5%AF%B6%E9%87%B5/396702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6A014V200
6.
https://www.sohu.com/a/836907768_121645679
7.
https://m.qidian.com/ask/qamiqosjdxa
8.
https://k.sina.cn/article_5866167425_p15da69c8102700sfan.html
9.
https://m.qidian.com/ask/qbpjdtunjos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以其独特的处世智慧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她不仅谨守儒家的礼仪规范,同时内心秉持道家的逍遥自在,形成了"外儒内道"的独特人格魅力。这种处世哲学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平衡,做到既不失原则又能赢得人心。

01

不开口评价他人:保持内心的宁静

心理学有个词叫"晕轮效应"。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在评价别人的时候常带有偏见。所以,很容易以偏概全,古语常言"知人不评人"也是这个道理。

从整本《红楼梦》中可以看出,薛宝钗很少对人开口进行评价。书中第八回,宝玉和宝钗在一起聊天,因宝玉想喝冷酒,宝钗见状说冷酒吃下去,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容易身体受害。因此宝钗劝诫宝玉不要喝冷酒。宝玉听这话有道理,于是放下冷酒,命人将酒暖过才饮。

黛玉见状拈酸吃醋,正巧丫鬟雪雁按照紫鹃的要求来给黛玉送手炉,便借机奚落宝钗和宝玉俩人,"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面对挑衅,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她。既没有回嘴,也没有开口评价。最后还是宝钗的母亲薛姨妈看不过去,说黛玉:"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

脂砚斋曾先后四次评点《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批语将近三十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赞美宝钗这种不随意开口评价他人的智慧。而在这方面,湘云是做得最差的。她会因为一句玩笑就对黛玉心生不满,处处指责黛玉刻薄。却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官家小姐林黛玉与一个社会地位极为低下的戏子放在一起,说两人长相相似。这样的评价,是十分不合时宜的。她还会因为做针线而哭诉叔叔婶婶心狠。却不曾想过,叔叔婶婶一家经济境况早已大不如前,不仅要湘云做针线,叔叔婶婶家的姑娘也是一样的。这样的她,不禁让人暗叹一声识人不清,更是因她的口无遮拦让贾母恼怒。乃至后来,就算在宝玉的接连催促下,也不愿将湘云接到贾府来住。

尼采曾说:"不乱评价别人,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就是好人的做法。"你无心的一个评价,压在别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所以,面对他人,管住嘴,不评价,才是最高级的智慧。

02

不开口干涉他人:尊重是最好的选择

正如《偷影子的人》一书中写得那样:"你不能干涉别人的人生,就算是为了对方好。"强行干涉别人,不是一种善意,而是灾难的开始。一段关系最好的状态,就是不开口干涉别人。

香菱作为宝钗的丫鬟,想要学习诗词。对此,其实宝钗内心是不赞同的。在务实的宝钗心中,香菱作为哥哥的妾室,学习无用的诗词远不如在丈夫和婆婆身上多下功夫更实际。更何况,彼时的嫂嫂夏金桂虎视眈眈,早就视香菱为眼中刺。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向香菱下手。有学诗的功夫,还不如多想想怎么自保。然而,面对香菱学诗的热情,宝钗却什么都没有说,既没有阻止她,也没有劝导她不要学诗。及至香菱拜师到了黛玉那里,宝钗也是未曾干涉。因为她深知,不管自己如何能掐会算,都不能随便干涉他人。否则,得来的只是埋怨。

有人因为事不关己什么都不说,而少了很多无谓的纠葛。有人却因为妄想干涉别人的一句话而丢了性命。宝玉在王夫人午睡的时候,偷偷跟金钏调笑,并说:"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却对宝玉笑说,"你忙什么!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结果王夫人醒来,直接朝金钏脸上打了个嘴巴子,骂她教坏了宝玉,并即刻要将她赶出去。金钏的问题就在于,不管她和宝玉如何玩笑,让宝玉去拿贾环和彩云的事情是她不应该出口干涉的。王夫人之所以如此生气,气的并不是宝玉与金钏的调笑。之前有那么多小丫鬟跟宝玉玩闹一起,都没被轰出去。可见,虽然王夫人不喜欢,但这件事情还在她的忍受范围之内。金钏最让王夫人恼怒的地方就是说出来的那句话有挑唆宝玉的嫌疑,这是大忌。

狄更斯曾说:"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就算关系再好,也不要轻易开口干涉他人,管别人的闲事。对于别人的人生,尊重才是最重要的选择。

03

不开口指点他人:智慧的最高境界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谓好为人师,就是倚仗着自己的人生阅历,随意开口去指点别人。每个人的处境不同,立场不同,强行开口指点别人,并不会受人尊重,反倒是一种冒犯。

李纨、宝钗、探春三人协理大观园的时候,宝钗一直秉持着不干己事不开口的原则。探春志存高远,一直想破除贾府诸多弊端。此次一招得到机会,自然抱负满满,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改革建议。按理说,探春虽有才,但身为闺中女子,从没有接触过真正的买卖,连香料和花草可以卖钱都不清楚。在这点上来说,远远不如从小耳濡目染、家里世代经商的宝钗。宝钗不仅熟知市场行情,帮助薛姨妈管理家里庶务更是积攒了不少的实战经验。然而,对于探春的提议,宝钗却从不给出任何指导意见或建议。只会连连称赞,甚至还有闲情去看壁上的画。只因为宝钗清醒地知道,自己一个外姓人,真的开口去指点探春这个贾府的姑娘,才会贻笑大方。如此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宝钗是万万不会做的。

而书中有个特别爱开口指点别人的姑娘,与探春形成强烈反差,就是湘云。宝钗的堂妹宝琴初来贾府,受到了各方欢迎。史湘云当着众人面嘱咐她:"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耍咱们的。"她的这句话本也没错,就连宝钗都说,这话虽然有心,到底太直了。但别忘了,宝琴和宝钗是堂姐妹,如果有禁忌会私下提醒。她一个外人,横生出来指点别人。除了传扬出去增加有心之人对她的不喜,终究是没有多大的益处。

所以,与其随意开口指点别人,不如走好自己的路。聪明人,从来不会主动指点对方,而是会等到对方求教,才去指点。所谓言多必失,说得越多,往往错得就越多。多说无益,不妨学学宝钗的中庸之道,不干己事莫开口。

04

与林黛玉的对比:两种人生态度的碰撞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黛玉代表着浪漫与感性,薛宝钗则代表着现实与理性。两人各有优劣,共同构成了《红楼梦》中完整的人物体系。

林黛玉始终给人一种高洁文艺女青年的印象,荷锄葬花,才压群芳,多愁善感却不失趣味,懂世故却不世俗,性格率真却步步留心,所有的这些特点构成了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妹妹。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女士曾这样评价:"红楼梦里我最喜欢林黛玉,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悟了的人,葬花的人是她,她对大观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情"。有人说生命是一个圆,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只是心境再也回不到最初。可无论这一生走了多久,林黛玉却始终感情专一,维持真我;心似明镜,一尘不染。不迁就,不迎合,自惜羽毛,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是曹雪芹对浪漫主义的极致追求进而塑造出的角色。

相较于林黛玉是钟灵毓秀,书中对薛宝钗的外貌并无太多溢美之词,但在通读全书后,一个大方,沉稳,知识渊博的"宝姐姐"形象却是跃然纸上。薛宝钗有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却不贪财,有林妹妹的才情却不多愁善感,有史湘云的古道热肠却能左右逢源。她很少被感情所左右,遇到问题总是冷静客观,喜恶不形于色,任是无情也动人。相较于"每日一泪"的林妹妹,薛宝钗落泪的次数屈指可数。薛宝钗是大观园里真正兼具道家出世胸怀和儒家入世智慧的人,平时,她总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不招事也不惹事。但在和贾宝玉成亲后,却能够苦口婆心地劝诫贾宝玉重视科举,钻研仕途经济学。薛宝钗俗吗?其实并不是,实际上薛宝钗是个非常有理想的人,只不过她选择用现实主义的方式去实现她心中理想主义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千百年来儒家正统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05

现实意义: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找到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薛宝钗的处世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教会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如何在不干涉他人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些人喜欢背后议论同事,有些人喜欢干涉他人的工作,有些人则喜欢指点别人的生活。这些行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如果我们能够学习薛宝钗的处世智慧,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轻易评价他人,不干涉他人的选择,不随意指点别人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能在职场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在家庭生活中,薛宝钗的处世智慧同样适用。家庭成员之间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我们能够像薛宝钗一样,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轻易评价家人的行为,不干涉家人的选择,不随意指点家人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感受到尊重和理解。

薛宝钗的处世智慧告诉我们:别人的人性,无论善恶,保持缄默,不予评价;别人的选择,无论好坏,尊重对待,不予干涉;别人的行为,无论对错,远离指教,不予妄议。人到中年,管住嘴,不仅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习薛宝钗的处世智慧。她教会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如何在不干涉他人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帮助。这种智慧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职场和生活中游刃有余,更能够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