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葫芦传承大文化 雕刻情怀显匠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葫芦传承大文化 雕刻情怀显匠心

引用
中国广播网
1.
https://xj.cnr.cn/xjfw_1/dzxw/20240320/t20240320_526633745.shtml

葫芦雕刻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有一位民间艺术家罗保才,他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将葫芦雕刻艺术发扬光大,让这一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罗保才在雕刻葫芦 (水磨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北路街道河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居民开展了一场以“学习鉴赏工艺品”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民间艺术家罗保才,为居民展示葫芦雕刻技艺和雕刻作品,让大家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罗保才表示:“葫芦雕刻技艺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雕刻葫芦的过程也是磨炼自制力、丰富想象力的过程。欣赏葫芦雕刻作品,领略其魅力,可以陶冶情操,感受雕刻师们用智慧和巧手赋予葫芦新的‘生命’。”


罗保才雕刻的葫芦壶 (水磨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河滩社区居民刘海成在欣赏了罗保才的作品后表示:“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激起了我们对传统工艺的探索兴趣。尤其是罗保才老师说,雕刻葫芦这门手艺入门不难,只要脚踏实地多加练习,用心琢磨,都能刻出好看的作品。回去之后,我也打算找几个葫芦,试着雕刻一下。”


雕刻中的罗保才 (水磨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罗保才与葫芦雕刻结缘于2006年。那一年,葫芦雕刻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跻身于艺术珍品之列。也是从那一年开始,罗保才对雕刻葫芦产生浓厚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天津探亲时接触到了葫芦雕刻技艺,从此迷上了刻葫芦。罗保才自学雕刻葫芦专业,并依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个人品质,在葫芦雕刻手法上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方法。


众人围观罗保才的作品 (水磨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罗保才的葫芦雕刻作品频频亮相各类文化活动。他的作品曾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参赛作品,也曾出现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和市美术馆的展出中,还曾作为第二届吐鲁番旅游博览会的展品。其中,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参加了第12届深圳文博会。展览期间,乌鲁木齐展厅开设了名为“百福展”的展位,罗保才带着他雕刻的100件葫芦工艺品亮相,收获如潮好评。


罗保才的展品 (水磨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罗保才的葫芦雕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钳工出身的他,对绘画技艺并不在行,但非常熟悉组装各种小零件的逻辑和手法。如何扬长避短,让自己的葫芦作品更有美感?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罗保才找到了取长补短的办法。他将大小不一的葫芦通过巧妙组合成形态各异的茶壶,并在壶盖、壶身、壶嘴、壶柄、壶底上刻字,刻线条简单明快的花纹、图案,使自己的作品形成别具特色的葫芦工艺品。


罗保才的展品 (水磨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葫芦为纸,以刻刀为笔,罗保才用耐心和毅力雕刻出一件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通过精巧的构思、日积月累的创作和长期以来的坚持,他创作了近千件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繁琐细密的葫芦工艺品。今年年初,罗保才收到了全国葫芦专业委员会的邀请,该民间组织计划聘请他成为全国葫芦专业委员会委员,为此,他感到非常荣幸,正在积极收集整理相关作品。

罗保才说:“现在我身边有八九位好友,在跟我学习刻葫芦,其中包括两位20多岁的小伙子,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传承发扬葫芦雕刻技艺,让更多葫芦爱好者运用精湛雕刻技艺将葫芦变成艺术品,为生活增添美好与诗意,寄托情感和理想,同时让更多人积极加入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传承非遗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