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MIT:AI如何重塑科学研究?
牛津大学&MIT:AI如何重塑科学研究?
2024年,牛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分别在药物研发和材料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展示了人工智能(AI)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AI重塑药物研发:牛津大学的DiffSBDD系统
牛津大学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发了名为DiffSBDD的人工智能系统,用于精确设计和优化药物分子的三维结构。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上,标志着药物研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AI时代。
DiffSBDD的核心创新在于将SE(3)-等变扩散模型引入结构导向的药物设计中。该方法将药物设计视为一个三维条件生成问题,通过引入SE(3)-等变性来处理分子系统中的自然对称性,包括旋转和平移。这一方法使得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分子建筑师一样,精确设计和优化药物分子的三维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DiffSBDD展现了多功能分子设计能力。例如,在激酶抑制剂优化的案例中,模型通过多轮优化,显著提升了分子对目标激酶的结合得分,同时降低了对非目标激酶的结合倾向。此外,DiffSBDD还能同时调控多个药物属性,包括类药性、合成可行性和结合亲和力等关键物理化学性质。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利用大语言模型(LLM)和扩散模型等先进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小分子与蛋白质靶标的结合亲和力,从而加速药物候选物的筛选过程。这不仅提高了新药发现的效率和精准度,也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AI驱动材料发现:MIT的LLMatDesign框架
MIT的研究团队开发了LLMatDesign框架,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来实现自主材料发现。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arXiv预印平台上,展示了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LLMatDesign框架能够分析大量材料数据,精准预测新材料的特性,从而彻底改变材料设计,加速先进材料的开发。该框架通过LLM代理来理解人类指令,对材料进行修改,并使用提供的工具评估结果。通过对先前决策的自我反思,LLMatDesign能够在零样本条件下快速适应新任务和环境。
在多项材料设计任务中的系统评估显示,LLMatDesign在小数据环境下有效地开发了具有用户定义目标特性的新材料。这一框架展示了在计算环境中以及未来自驱动实验室中,LLM引导的自主材料发现的巨大潜力。
此外,LLMatDesign的代码已在GitHub上开源,研究人员和开发者可以访问并使用这一框架进行材料设计和预测。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又一重要进展,有望加速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推动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AI引领科研新方向
牛津大学和MIT的这些突破性研究,展示了AI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DiffSBDD和LLMatDesign两大AI系统分别在药物研发和材料科学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提高了科研效率,还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这些AI系统的成功应用,预示着未来科研的新方向。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将被AI重塑,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