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
乡贤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3年春节,湖南武冈市晏田乡的喻海军做出了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这位在外省干了十多年装修工程的创业者,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新农人。他投资100余万元,流转3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大豆等作物,当年就带动本村数十人就业,年人均务工增收上万元。这只是中国乡贤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什么是乡贤?
乡贤,通常指在农村地区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优秀人才。他们可能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企业家、知识分子或成功人士,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文化水平和社会资源。乡贤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更是乡村文明的传承者和建设者。
返乡创业:从“输血”到“造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贤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在四川乐山高新区,80后小伙胡磊回乡创办“午后森林”户外休闲乐园,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还带动周边35名村民就业。在江西万载县,乡贤投资100万元发展林药种植产业,新增就业岗位17个,预计净利润达120万元。
然而,返乡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乡贤们普遍面临融资难、政策利用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挑战。
政策助力,为乡贤返乡创业插上科技翅膀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为乡贤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湖南省武冈市晏田乡通过商会平台,以乡情为纽带,吸引乡贤回乡创业;芦淞区农业农村局开展走访行动,宣传推介返乡创业政策;陕西省则通过打造招引通道、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吸引乡贤返乡。
以芦淞区为例,该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业等,特别是白关丝瓜优势特色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政府的支持不仅体现在政策优惠上,更在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帮助乡贤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乡贤作用:从经济振兴到文化传承
乡贤对乡村振兴的贡献远不止于经济层面。在江西万载县高村镇,乡贤不仅投资发展林下经济,还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他们通过修路架桥、兴办教育等公益事业,改善乡村基础设施;通过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促进乡村和谐稳定;通过举办移风易俗活动,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告老还乡制度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乡贤们将城市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带回乡村,促进了乡村文明的整体提升。今天,我们更需要借鉴这一智慧,鼓励更多有情怀、有能力、有财力的“新乡贤”投身家乡建设。
展望未来:让乡贤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乡贤返乡创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传递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学习榜样,激发了更多人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乡贤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