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在家就能做的彩虹瓶实验:亲子科学DIY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在家就能做的彩虹瓶实验:亲子科学DIY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9818629_120991886
2.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41211/758995.shtml
3.
http://www.jgxmzx.com/nd.jsp?fromColId=2&id=473
4.
https://tw.toybrains.com/blog/3-science-art-activities-for-kids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4%BB%99%E6%A8%82%E5%9C%92%E5%BD%A9%E8%89%B2%E6%B4%BE%E5%B0%8D%E7%81%AB%E7%81%BD
6.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zmgxwfb/202412/1e3e9f4c14db4cb2bbf788f1293f9ad1.shtml
7.
https://www.bigbangacademyhk.com/blog-zh/stem-experiments

在家中就能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神奇的彩虹瓶!这个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到关于液体密度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制作吧!

01

实验准备

所需材料:

  • 透明玻璃瓶或塑料瓶(容量约500ml)
  • 不同密度的液体:蜂蜜、玉米糖浆、食用油、水、酒精
  • 食用色素(红、黄、蓝、绿等颜色)
  • 量杯或量勺
  • 长柄勺或滴管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在开始之前,确保所有材料都已准备齐全,并将工作区域铺上报纸或塑料布,以防弄脏。

  2. 添加蜂蜜:首先,用量杯量取约50ml蜂蜜,倒入瓶底。蜂蜜是所有液体中密度最大的,因此它会沉在最底部。

  3. 添加玉米糖浆:接下来,量取约100ml玉米糖浆。为了使层次分明,可以将糖浆染成红色。使用长柄勺或滴管,沿着瓶壁缓缓倒入,避免直接冲击蜂蜜层。

  4. 添加食用油:量取约150ml食用油,并将其染成黄色。同样沿着瓶壁缓缓倒入,注意不要破坏下面的层次。

  5. 添加水:量取约150ml清水,并加入蓝色食用色素。使用滴管或长柄勺,小心地将水倒入瓶中,使其形成清晰的蓝色层。

  6. 添加酒精:最后,量取约150ml酒精,并将其染成绿色。沿着瓶壁缓缓倒入,形成最上层。

  7. 观察结果:等待几分钟,让液体稳定下来。你会看到一个美丽的彩虹瓶出现在眼前,每一层液体都清晰分明,就像一道迷你彩虹!

02

科学原理

这个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是液体的密度差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液体密度各不相同:蜂蜜的密度最大,其次是玉米糖浆、水、食用油,最后是酒精。密度较大的液体下沉,而密度较小的液体则漂浮在上方,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分层效果。

03

创意变体

  1. 更多颜色:你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种颜色的食用色素,创造出更丰富的彩虹效果。
  2. 不同液体:除了上述液体,你还可以尝试加入枫糖浆、牛奶等其他液体,观察它们的分层效果。
  3. 密度柱:将这个实验变成一个密度柱,通过添加不同密度的液体来测试各种物质的密度。
04

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虽然这个实验使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毒材料,但请确保在成人监督下进行,特别是处理食用油和酒精时要小心。
  2. 轻缓操作:在倒入每种液体时要特别小心,动作要轻缓,避免扰动已倒入的液体,防止混色。
  3. 透明容器:选择透明度高的容器,以便更好地展示彩虹效果。
  4. 环保意识:实验结束后,请妥善处理实验材料,不要随意倒入下水道。
05

亲子互动

在小红书上,许多家长分享了与孩子一起制作彩虹瓶的经历。一位家长写道:“我和孩子一起做了这个实验,他兴奋地叫着‘彩虹!彩虹!’,还主动问我为什么不同颜色不会混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他对科学的兴趣。”

另一位家长分享道:“这个实验不仅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还让他们学到了密度的概念。我们还一起讨论了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密度大,哪些小,增加了不少亲子互动的乐趣。”

通过这个简单有趣的实验,孩子们不仅能直观地理解密度概念,还能在玩乐中学习到关于液体密度的知识。快和你的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属于你们的彩虹瓶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