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英散文:谦卑可以提升精神境界
张齐英散文:谦卑可以提升精神境界
为什么谦卑?难道本色不好吗?能招财进宝,还是免灾祛祸?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水低为海,人低为王。谦卑是一种品德,可以得到众人的好评,比起那帮霸气外露或傲慢无礼的贵族,更受众人欢迎。《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足见谦卑者,懂得敬人也。因为,他们也都特别清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谦卑的心格外强大,因为他们明白自己需要学习和模仿有本事的高人,才能不断进步与升华。都说是,谦卑之态容易获得高人传授的经验教训,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显摆与争辩,而是选择冷眼旁观和稳健成长。
谦卑就是谦虚、虚心,不敢骄傲自满。从来都是主动跟人打招呼,甚至点头哈腰嘘寒问暖,把自己放在一种比别人更低的位置上,很容易形成低贱没骨气的印象。真心实意推举朋友站到重要的位置上,而自己则身处不起眼的边角。这个世界为了争权夺利,全是假仁假义、尔虞我诈、明枪暗箭和勾心斗角。别说不讲情面、撕破脸皮,就是杀人灭口,也在所不惜。如果你总是陷入名誉地位的争夺中而不能自拔,那么这种人生也会变得风声鹤唳、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假如是这样,用不着悲伤,富贵荣华本来也没什么意思?
究其原因,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保家卫国、傲视群雄、敢作敢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绝不为五斗米去卑躬屈膝、低头哈腰、阿谀奉承、斯文扫地。当然也可以当作缩头乌龟,明哲保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既超脱俗世,又不入世俗。佛家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谦卑的人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与世无争,甚至是变得更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真想逃离苦海,就斩钉截铁毫不犹豫让自己入乡随俗、强龙不压地头蛇、恭敬不如从命,兴许自己的仕途会走得更顺利、更通达。
一个有本事的人,自信十足和目标明确,因此深受众人尊敬与爱戴。最厉害或最可怕之处在于,敢笑天下可笑之人,能容世上难容之事,胸怀经天纬地之志。让自己的理想信念在现实生活面前,能够灵活运用、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掌控得当。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顺民意者昌,逆民意者亡。定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命不可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首先,应该稳定自己的情绪;其次,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心;最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平安和幸福!现实就是这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浮沉,众人忐忑。太阳东起西落,歌声南腔北调,海水潮起潮落,运气时好时坏,顺势应变称能人。
谦卑的人,表面上也许会被浅薄之徒误认为懦弱或无能,实际上不然,他的气场非常强大。曹雪芹先生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谦卑是一件比较墨守成规的普通外衣,没有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贵族风度。谦卑是一种智慧和品质,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自我认知,以及尊重他人和保持低调的姿态。谦卑的模样,绝不是小心翼翼、胆小怕事、宽容忍让、唯唯诺诺、没有原则、不设底线的智障人士,而是不露锋芒、礼尚往来、外圆内方、恭敬有度、绵里藏针、刚柔相济和克己复礼的风流人物。
悟得谦卑门道的人,自然品味其妙无穷、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和实惠,还可以实现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潜滋暗长。说实话,谦卑不是凡夫俗子能做到的,谦卑的智慧就在于,某种意义上让自己经历普通人无法逾越的高深境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不但心知肚明,而且“慧眼识得金镶玉,鸡蛋里头挑骨头。”并不是那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是另外一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深谋远虑的人,一定知道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应该说什么话,以及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不该说话。
谦卑的人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无论是面对欺诈、嘲讽、诽谤、批评、否定和背叛的恶行,还是面对诚实、真挚、厚道、淳朴和憨直的善意,都能保持专业的冷静和沉默,避免承受更大的伤害或刺激。在复杂尖锐、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使自己变得更从容与自信。有位得道高僧说:人之谤我,与其能辩,不如能容。真正谦卑的人,深悟此中道理。成熟稳重的人,不管面对多么大的风雨,安然自若地口吐金句“泰山压顶不皱眉,刀山火海我敢闯。”抑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的人脸上洋溢着英雄的光环。事先沉默和安静一会儿,然后站起来,稳如泰山,让狂风暴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老子不怕!
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的人临阵脱逃,唯有谦卑敬畏的人顾全大局、紧要关头不畏首畏尾,勇敢地冲锋陷阵,当仁不让,做出理智的选择。首先稳住自己的心态,其次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最后防范最坏结果造成的不良反应。让自己的情绪回归正常,组织大家同心协力处理应急情况,控制舆论导向,既要求实事求是,又防止人为扩大化。在冷静中抽丝剥茧、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判断事变的症结,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当机立断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在大风大浪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从而最终可以获得所谓的事业成功。
那些喜欢吹毛求疵、好大喜功的人,他们已经习惯自以为是,把责任和错误推给别人,恨不得独揽成果与荣誉,这就是既得利益者的丑恶嘴脸和阴险狡诈。他们不择手段把功劳据为己有,凡是对他们造成所谓的威胁哪怕只有一丁点,他们也毫不手软除之以绝后患,这样惨无人道的恶行,迟早会受到报应,害人害己,终会把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谦虚是最高的美德。在人生道路上,谦让三分,就能天地宽阔。”那些内心脆弱、外强中干和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人,平日里牛逼哄哄,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毛病百出、烂泥扶不上墙,就像没有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一登场便语无伦次、丑态毕露,遭人耻笑,被轰下台。骄傲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必定溃不成军。令人愤怒的是,还要血口喷人,死也要拉个垫底的,完全是个变态的下流胚,哪怕付出死亡的代价,也要让对方跟自己下地狱,这哪里是文明人?畜生都不如。一个人越是机关算尽,结果是反误了卿卿性命,心态不健康,累积了许多负能量,妄图伤害别人的同时更容易伤及自身,如果被邪恶的情绪所奴役,那么离失败的日子不远了。
母亲在世时,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她在上海居住期间,接触了基督教,上教堂参加过礼拜,做过祈祷,对耶和华崇拜得五体投地。她曾说,上帝和佛祖好像是同一个人,都是劝人做善事的。她回老家后,有一段时间一个人住在庙里苦修,我当时还抱怨,放着上饶的大房子不住,非要到横峰岑阳山尼姑庵带发修行,不吃斋念佛都不行、就是要品尝孤独寂寞。不了解内情的人还责怪子女不孝,让儿子顶着很大的压力。我从北京回老家看她,每次听她喋喋不休地唠叨,“凡事先要往开心处去想,不要受了委屈就赌气,脑筋不转弯,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一旦憋屈就想闹点动静,让家人跟着担惊受怕,总是不怕把事搞大,惹事又控制不住局面,根本按捺不住。这是自私自利泄私愤,自己日子不好过,也要让别人不舒服,跟着受罪,显然是作孽,白白浪费自己的福分,还会殃及家人。”
现在回想这些事,都为自己当初自吹自擂,有未卜先知的感应而深感惭愧!站立岸边看人落水,在死神面前挣扎,没有那种深受其害的切肤之痛。如今自己被人诬陷和迫害,才真正体会到那种痛苦简直是掏心挖肺。其实,所有的矛盾与斗争,都是不公平造成的,所有当事人都因气不过,憋着一口气要讨个公道。世界上哪里有绝对的公平正义?有些事情真的说不清楚,无法证明是对还是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你错不错也错?说你对不对也对?人人长了一张嘴,刚才义愤填膺、鞭挞错误,痛打落水狗,然而转眼之间,就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讨好卖乖、指桑骂槐,明明是白的,偏要说成是黑的,你有什么办法治得了他?睁眼说瞎话够不上判刑,真拿这种红口白牙乱说话的人,没招。
所以谦卑的人,绝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吹牛皮或充好佬,面对傲慢不通情理的家伙,避而远之,压根儿不愿理睬也懒得瞅一眼那些放弃跟自己和谐相处的人,不在一个波段和频率上,怎么热情友好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选择寻找新友,或好好看电视剧,或听听音乐,清心寡欲、谨言慎行。老子曾经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世上有冷暖,人间存悲欢;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概莫如此。唯慈悲为怀,宽容为大,才能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毫不谦虚点评:为何扶正,为何斩奸,杀戮争斗,所为何故?吼得多大声,骂得多痛快,到头都没用;两眼一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是平淡如水,善良厚道好,良心过得去。
说到这个份上,应该豁然开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我确实没有本事去改变家人的想法,人与人之间,有时候是会断电的,根本无法沟通。从来不想去改造家人,能管好自己就不错。高傲者自有阳光的活法,谦卑者也有自己的快乐人生。每个人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遵循自己的最佳选择。谦卑的人既可委曲求全、负重前行,也能笑傲江湖、纵横天下。“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叫你高攀不起。”只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智慧,总有一天,自然会成熟和强大起来。谦卑可以从容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说不定能成为主宰这个世界的重要力量,期待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