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韵唱古今 经典传百年
评韵唱古今 经典传百年
评剧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中国评剧院作为国家级评剧表演艺术团体,经过七十年的艺术实践,推出了一系列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评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评剧《刘巧儿》:新凤霞饰演刘巧儿
评剧《秦香莲》:筱白玉霜饰演秦香莲
2024版评剧《花为媒》
剧院的艺术方针与剧目创作
中国评剧院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中国评剧团,195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评剧院。剧院确立了“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的建院方针。
在七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剧院推出了众多经典剧目。其中,筱白玉霜主演的《秦香莲》、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花为媒》、谷文月主演的《杨三姐告状》等剧目,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成为了中国评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
传统与创新的双重探索
剧院在艺术创作上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一方面,剧院注重对优秀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以《杨三姐告状》为例,剧院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该剧进行了三次整理提升,将七十幕的连台本戏浓缩为单本剧,并改变了原作依赖“清官私访”的叙事模式,更加凸显了剧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另一方面,剧院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排演贴近社会现实的新戏。1956年,为了拍摄评剧电影《刘巧儿》,剧院开始排演评剧新编戏《刘巧儿》。在“小桥送线”这场戏中,新凤霞创造了一段轻快优美的身段表演,使刘巧儿这一角色更加生动鲜活。电影《刘巧儿》的上演不仅推动了评剧艺术的传播,也让妇女解放的思想深入人心。
流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流派艺术展现了艺术家独创性的艺术造诣与成就,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的显著表征,也是艺术品类迈向成熟和繁荣的关键标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派“秦香莲”,与其他流派高亢激昂的演唱风格有所不同,白玉霜凭借其低沉婉转的嗓音,塑造出一个含蓄内敛的舞台形象。中国评剧院成立后,对《秦香莲》展开改编,由中国评剧院演员、白派传人筱白玉霜扮演秦香莲。她在延续秦香莲整体人物形象、继承白玉霜嗓音宽厚洪亮、行腔柔润平稳特色的基础上,拓展了白派的声腔旋律与歌唱性,以低回婉转的唱腔来抒发秦香莲悲伤哀怨的内心情感,通过大方自然、稳重深沉、刚柔并济的表演来刻画秦香莲的斗争精神,进而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构建起白派艺术独特的审美格调。中国评剧院演员、魏派艺术创始人魏荣元在这部戏中扮演包拯,并因此创造了评剧的花脸行当,从此评剧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大剧种。
这一版《秦香莲》在众多流派版本中崭露头角,铸就了评剧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座高峰,其中如“闯宫”“琵琶词”“见皇姑”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名段至今广为传唱。
经典作品的传承与创新
戏曲经典的产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典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数代人多次的整理加工和打磨提升。这种打磨通常是全方位的,涵盖从文学剧本、音乐唱腔到导表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创新。戏曲经典在历代传承者的接力下,磨砺出恒久的光芒,同时也滋养并培育着一代代的后起之秀。
《花为媒》是评剧经典剧目,也是“新派”艺术的代表作,于1909年由剧作家成兆才根据《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张五可与贾俊英、王俊卿与李月娥两对有情人经过张冠李戴的误会后终成眷属的团圆故事。中国评剧院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分别从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不同角度对该剧进行了五次整理改编,在版本更迭和传承延续中铺就了《花为媒》的经典之路。
由陈怀平、吕子英编剧的这一版《花为媒》,重点在剧本上调整故事情节、重构人物关系,增添“贾俊英”这一小生角色,使两对有情人都能成双成对。此版本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去除剧情中一夫多妻的封建糟粕,这一调整也成为《花为媒》经典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1963年,鉴于该剧强烈的社会反响,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将中国评剧院这出舞台佳作拍成戏曲彩色电影,电影版《花为媒》着重在唱词上精雕细琢、仔细润色。例如,将原本中张五可简单唱出的十二个月的代表花卉重新编写为文辞典雅且能传递人物心境的四季花名,这一改编成就了广为流传的“报花名”经典唱段。此后的舞台版《花为媒》又反过来吸收了电影版中新编的“玫瑰花开”等文词优美的唱段,突出戏曲艺术的歌舞性和诗意美,使之成为一部雅俗共赏的舞台经典。2013年推出的《花为媒》重在对舞美、服装等进行深耕细作,在坚守剧作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挖掘其当代审美品格,张五可一角由中国评剧院新派再传弟子王丽京领衔出演。此版《花为媒》在流派艺术的传承接力中完成了对经典剧目的继承延续。
2024年,中国评剧院重点推出了以“青春”为亮点的新版《花为媒》,由谷文月担任艺术指导。其中恢复了“车柳子”等初期版本中特色鲜明的曲调唱腔,保留了电影版中脍炙人口的“玫瑰调”等精彩唱段,让评剧在发出新声的同时再现原汁原味。新版《花为媒》在沿用当下活跃于舞台的王丽京、李妮等当家演员的同时,引入王维等新生代力量领衔主演,使《花为媒》这一评剧经典历经百年依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中国评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齐红表示:“作为国有文艺院团,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展现评剧剧种在新时代的新风貌。”中国评剧院致力于用持续涌现的精彩剧作不断践行这一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