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老化怎么办?新疆科研人员创新解决方案
防护林老化怎么办?新疆科研人员创新解决方案
在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策勒县,一场特殊的“砍伐”行动正在进行。维吾尔族农民柔孜托合提·托合提库尔班挥动着手锯,沿着树干上一道明黄色的线,将一株柽柳拦腰截断。这里缺水、干燥、风沙肆虐,长一棵半人高的灌木得两三年时间。这种看似“破坏”的行为,实则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实验——通过平茬技术优化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这个被誉为“绿色长城”的生态屏障,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地方的防护林开始面临老化问题,枯枝越来越多,防护效果逐渐减弱。如何科学地更新防护林,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在防护林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据统计,自1998年起,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急剧增加。至2015年,包括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在内的16个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6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投资了3500亿美元,调动了5亿劳动力参与其中。这一努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防护林的保护并非一劳永逸。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防护林被非法砍伐的现象,这不仅加速了水土流失,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护林的大面积破坏会导致物种减少甚至灭绝,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森林覆盖率的下降会减少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的稳定。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员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他们发现,通过科学的平茬技术,可以在不降低防护效果的前提下,促进林木的更新生长。研究显示,夏季平茬更新使柽柳的相对生长速率提升1.13倍,新发枝条数提升1.5倍,且未显著影响防护林的防风固沙效益。
这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优化防护林体系,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正如策勒县林业和草原局防沙治沙监测中心主任图尔洪·加帕尔所说:“科研人员正从事一项非常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他们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优化防护林体系建设,也会帮助各地更科学有效地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保护防护林,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创新的技术支持。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意盎然的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