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乌鲁木齐:移民之城的文化融合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乌鲁木齐:移民之城的文化融合之路

引用
中文国际
9
来源
1.
https://xj.chinadaily.com.cn/a/202408/09/WS66b61eaca310054d254ec3c1.html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
3.
https://nynct.xinjiang.gov.cn/xjnynct/c113580/202405/3a93f46f61cf4b90af2dd9e3f8673865.shtml
4.
http://www.urumqi.gov.cn/info/iList.jsp?cat_id=17324
5.
https://www.urumqi.gov.cn/wlmqs/c119052/202411/83aff18a998e40b9aea007354d918d99.shtml
6.
https://www.xjtsq.gov.cn/info/3160/153819.htm
7.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5/01-05/10347796.shtml
8.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1224/161e4b6902c24868861240f806c02f8b.html
9.
https://www.muc.edu.cn/xjgjlt/info/1131/4649.htm

乌鲁木齐,这座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从清朝时期的军事驻扎,到近现代的多次人口迁移,乌鲁木齐见证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城市文化。

01

历史移民潮:奠定多元文化基础

19世纪中叶,新疆地区陷入动荡。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入侵南疆并建立“哲德沙尔汗国”,随后其势力扩张至乌鲁木齐。1871年,沙俄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占领伊犁,并一度觊觎乌鲁木齐。

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制定“先北后南”战略,于次年成功收复乌鲁木齐,随后逐步解放整个新疆。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移民实边政策,大量汉族人口从内地迁入乌鲁木齐,与当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共同生活,奠定了乌鲁木齐多元文化的基础。

02

多民族文化融合:共筑精神家园

进入现代社会,乌鲁木齐继续发挥着民族融合的典范作用。自治区党委提出“加快推进全区特别是南疆城镇化建设,以发展产业聚集人、以高质量均等化公共服务留住人、以多民族大融居团结人”的战略部署,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在文化互嵌方面,乌鲁木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精华。同时,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实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融合中枝繁叶茂。

在经济互嵌方面,乌鲁木齐高质量建设“八大产业集群”,加强同兄弟省区市特别是援疆省市交流合作,实现经济互补、产业协作、利益互嵌,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03

现代化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新高地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正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据统计,2024年1月至5月,乌鲁木齐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高于全疆4.3个百分点、全国5.8个百分点。目前,乌鲁木齐已形成2个千亿级产业、3个500亿级产业、6个百亿级产业。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乌鲁木齐依托“南风北光”资源,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力争“十四五”末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推进硅基、铝基、铜基、碳基和膜基向光伏、电池、高端铜导体、风电叶片、航空航天、医用耗材等领域扩展,实现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此外,乌鲁木齐还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汽车、农牧和工程机械、风机设备、钢铁冶金发展基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加速引进配套企业,打造全疆装备制造业高地。

04

未来展望:续写丝路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乌鲁木齐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乌鲁木齐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化与中亚、西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打造面向中亚、西亚国家的外向型产业体系。

同时,乌鲁木齐将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乌鲁木齐,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移民之城,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续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