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下的天长市新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下的天长市新机遇
作为安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天长市近年来积极抢抓长三角发展机遇,搭乘一体化发展“快车”,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突破。
产业合作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在产业合作方面,天长市成绩亮眼。沪苏浙产业项目占比超80%,年均到位资金超150亿元,充分彰显了天长市在产业承接与融合方面的优势。同时,天长-长三角(上海)科创中心的建成投用,为企业创新发展搭建了高端平台,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使天长市更深层次地嵌入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
教育合作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二期完工,成为“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典范”。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天长市的教育水平,也为区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加速了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区域融合
交通网络在天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天长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二五’期间完成36.7亿元,‘十三五’完成65亿元,2023年完成8亿元,今年预计完成12亿元。”天长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赵玉龙说。宁淮铁路、滁天高速公路、204省道、白塔河航道疏浚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的实施,使得天长这个县级市逐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密集交织的立体交通网络。
宁淮铁路预计2026年底建成,宁天城际铁路二期列入规划,滁天扬城际铁路开展前期研究,同时推进连接苏南、苏北的金天仪高速公路建设……“我们将积极对接周边江苏省相关县市,共同规划区域干线公路,确保省际干线公路项目线位一致、标准一致、进度一致。”赵玉龙表示。
跨省“同城化”让生活更便捷
2024年12月24日下午,刚刚下班的天长市冶山镇晏公村中心村小区居民李梅,坐上天长106路公交车,经过约50分钟到达南京地铁S8号线金牛湖站,再转坐地铁到儿子位于南京六合区的家中,刚好赶上一家人的晚饭。“票价5元,十来分钟一班,既便宜又安全。”李梅说。
“为加快融入长三角,近年来,我市相继开通了毗邻城际之间的天长至江苏金牛湖、天长汊涧至六合大圣的省际公交。”赵玉龙介绍,目前,天长至南京南站、天长至南京北站、天长至禄口机场、铜城到金湖省际客运班线也稳定运营。此外,天长市还通过在社保卡中加载交通“一卡通”模块,实现全国200多个联网城市一卡通行,推动省际出行“同城待遇”。
未来展望:打造全省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谈及未来发展,杜永冰表示,天长市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力打造全省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全速推进宁淮铁路安徽段、天长通航机场、G9904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白塔河航道升级等项目,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这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缩短天长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二是发挥平台优势,提质升级天长-六合新型功能区建设,协同推进环高邮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共建机制。通过功能区的建设和生态经济圈的打造,加强区域产业协作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三是发挥产业优势,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合作分工,建好用好驻沪“科创飞地”。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借助“科创飞地”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天长市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