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诗,道尽了重阳节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数百年来,人们在重阳节这天祭祀敬祖、登高祈福、赏秋游玩。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又增添了敬老等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最大的数字,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节也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呢?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重阳节赏菊花的原因主要包括祈求长寿、庆祝丰收、文人推崇、祈求吉祥和崇尚高洁品质。
重阳节正值秋季,菊花盛开,人们认为菊花有祛散风热、清热明目、平肝解毒的功效,因此赏菊不仅是对菊花美丽和芬芳的欣赏,也是对菊花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此外,菊花还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赏菊活动也寄托了人们对节日团聚、忠诚友爱、永恒不变的美好愿望。
具体来说,重阳节赏菊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祈求长寿:菊花被称为“长寿之花”,赏菊和饮菊花酒被认为可以祈求长寿,因此在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寿的意思。
庆祝丰收: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菊花盛开,人们通过赏菊来庆祝丰收,感谢自然的馈赠。
文人推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以爱菊出名,他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极广,赏菊成为文人推崇的高雅活动。
祈求吉祥:菊花具有祛散风热、清热明目、平肝解毒的功效,被视为吉祥之物,人们通过赏菊和插菊来祈求吉祥和健康。
崇尚高洁品质:菊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赏菊活动也寄托了人们对这些美好品质的崇尚和追求。
综上所述,重阳节赏菊不仅是欣赏菊花美丽的一种方式,更是对长寿、丰收、吉祥和高洁品质的一种祈求和崇尚。
重阳节赏菊有什么意义
重阳节赏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象征、自然美景欣赏、祈求长寿以及对文人的推崇等方面。
重阳节赏菊的文化意义深远。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赏菊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此外,菊花还象征着高洁傲岸、志向高远的君子与隐士,这与重阳节登高望远、祈求长寿的习俗相得益彰。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重阳节正值秋季,此时菊花盛开,观赏菊花成为最佳时机。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花中隐士”,与梅、兰、竹等并称为“四君子”。
历史上的文人雅士也推动了赏菊风俗的形成。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以爱菊闻名,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广为流传,成为文人雅士追求隐逸生活的象征。随着时间推移,赏菊逐渐成为文人雅士推崇的高雅活动,并在唐宋时期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综上所述,重阳节赏菊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长寿、吉祥和文人精神的崇尚与传承。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